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6   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到榆林市境内暗访,对府谷
2009-07-17
——榆林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纪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昔日的“黑三角”已成“绿三角”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府店公路绿色长廊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像这样的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在榆林已有很多
    
  6年前,榆林市部分富集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县区因高耗能、重污
染、浪费资源的小火电、小电石、小炼焦、小铁合金等“五小企业”
众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与山西、
内蒙古接壤的府谷县,几乎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污染极其严
重,成了环保工作的反面典型,被一些新闻媒体频频曝光,并冠之以
“黑三角”的称谓,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等六部委对此挂牌
督办。
  6年后,榆林的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企业排污基本达标了。
2007年至今,中办、国办、全国人大、省人大等中省督察组先后30多
次来到榆林市及其所辖的府谷县检查调研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环境
保护工作,对当地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和
高度赞誉。
  短短 6年间,榆林实现了从“黑三角”到“金三角”再到“绿三
角”艰难跨越。特别是2006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认真
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积
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
时,取得了环境保卫战的节节胜利。
    
                    “黑三角”之痛
    
  由于土地瘠薄、交通闭塞,改革开放前,位于陕北之北的榆林一
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榆林境内相
继发现了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按照当时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资源开发政策,在国有大型
企业进驻榆林开发资源的同时,榆林当地乡办、村办、联办、户办的
煤矿、油井以及小火电、小电石、小焦化、小泡花碱等资源初级转化
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至90年代末,仅府谷、神木两县,就
建起300多个小煤矿、300多个焦化厂、80多个电石厂、50多个铁合金
厂、20多个火电厂、20多个水泥厂……与此同时,定边、靖边两县打
出了8000多口油井。
  就像一个饥饿了很久的人忽然看到饭食后变得不择手段一样,以
高耗能为主的“五小工业”在资源开发之初遍地开花,且大多急功近
利,无视国家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有的甚至不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它
们起点低、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简陋,几乎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能
力,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一时间,在以府谷为重点
的资源开发区,烟雾弥漫,污水横流,废渣遍地,尘土飞扬。
  记者对那几年去府谷采访的情景记忆犹新,一路所见,路是黑的,
水是浊的,山是灰的,即使是晴天,太阳也只是一个黄坨坨。
  现任榆林市环保局局长的赵勇回忆起从前他在老家府谷工作时的
情景时说,那时,每天从外边回来,鼻孔都是黑的。老母亲在家里不
断地拖地,但很少有干净的时候。
  当时的府谷,不少居民晨练时都戴着口罩。有好多外地人不愿到
府谷,本地人则想方设法调离府谷。甚至有人说,府谷已丧失了人类
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有人把一首经典府谷民歌的歌词“大摇大摆大路
上来,你把那白脸脸掉过来”改唱为“你把那灰脸脸掉过来”。
  面对这种局面,虽然在2003年以前,府谷等资源开发县就多次进
行环保专项整治和“五小企业”清理整顿,但由于其县域经济结构仍
然是以高耗能产业为主,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环保设备老化,
跑冒滴漏时有发生,散烟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煤炭开发区煤矸石
乱堆乱放侵占河道,堆煤场扬尘污染,矿区粉尘弥漫;城区燃煤炉灶、
餐饮业和锅茶炉造成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等诸多原因,导致收效甚
微。
  更主要的是由于利益驱动。“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
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
敢任意横行甚至无视绞首的危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
在府谷、神木等地再次得到了印证。在“五小企业”高额利润的诱惑
下,府谷等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污染局面走进了治理反弹、
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榆林市一名多年从事环保执法的工作人员感慨:“那几年几乎天
天围着案件转,不是府谷、神木等地的厂矿污染环境了,就是定边、
靖边的油井排污了,往往是这边报纸刚曝光,那边又有排污单位上了
镜头”。
  榆林的环境,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创痛。
  与此同时,毗邻地区大批高耗能企业竞相上马,导致晋陕蒙“黑
三角”现象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之后,原国家环保总局数次
明察暗访,“黑三角”污染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环境污染带来的负效应,不仅严重影响了榆林的对外形象,更直
接影响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金三角”之路
   
  面对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局面,榆林市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经
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榆林决不能要污染的GDP。”
  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在党代会上强调要“建立四大机制抓环保”,
“要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
内容,与经济发展一体部署、同步推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坚决改变边污染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榆林市市长胡志强在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经济社会
发展的突出位置,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2006年,榆林提出要用3年时间把榆林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
卫生城市,并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环保绩效考核机制,将单位GDP能
耗、污染减排、辖区环境质量、环保重点工程、环境执法等作为考核
县区党政“一把手”的重要指标。制定出台了《榆林市产业结构调整
意见》、《榆林市“十一五”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规划》、《推进节约
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痛下决心,以铁的手腕关停“五小企业”,
治理环境污染。
  在“黑三角”的核心地带府谷县,彻底取缔关闭了552户不符合
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共削减烟尘排
放量2444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8576吨、粉尘排放量21120吨、工业
固体废物排放量81000吨。结合“五小企业”的清理整顿和国家《关
于晋陕宁蒙有关地区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清理整顿的要求》,全
县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9.1亿元,分期、分批、分行业对所有工业
企业进行了专项治理,其中电石、铁合金企业全部安装或更新了除尘
设施,并在加料口、出料口增设了集烟罩,裁堵了主烟道;火电、水
泥、金属镁等企业也分别按照环保要求建成了配套的消烟除尘设施;
先后搬迁了天化集团府谷电石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与2005年相比,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12个百分点,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6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面对屡屡亮起的环保“红灯”,2006年以来,府谷县
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规划建
设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清水川、皇甫川、郭家湾、庙沟门四大工业集
中区和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八个兰炭产业园,发展高度关联的资源综
合利用项目,仅去年就有30多个重大项目组团、100余个产业项目被
上级发改委核准和备案。目前,清水川、庙沟门两大煤电一体化项目
一期已建成投产;郭家湾2×30万千瓦矸石电厂、大唐60万吨MTP、华
能段寨煤电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也取得新
突破,组建了府谷煤业、镁业、煤化工、煤电冶化四大民企集团,恒
源30万吨型焦、19条60万吨以上大兰炭、“3052”大化肥、镁节能多
联产、庙沟门煤化工等一批地方大型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环保工作上去了,GDP也大幅度增长。从2005年到2008年,府谷县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16.41亿元,人均突破7000美元;
完成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名列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0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3元。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
比中,府谷2005年处于35位,2006年跃入23位,2007年进入“全省十
强”,名列第五,2008年名列第三。
  府谷县县长张惠荣说,府谷如果当初不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
五小企业”,不将环境治理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府谷的经济就难以
有今天这样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他告诉记者,2006年3月,他刚从
外县到府谷上任不久、还未被县人大任命就因为府谷的环保欠账被纪
检监察部门训诫谈话。府谷“工业富县,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就是
在这种背景下确立的。
  和府谷县一样,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其它环境污
染严重的县区也结合实际,把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一场环境保卫
战在榆林大地上越打越响,取得了累累战果。
  2007年开始,全市停产整改了“三证”不全的100多个矿井,责
令擅自扩大生产规模的15家煤矿重新补办了环保审批手续,限期整改
了“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80多家煤矿。经过大力整治,大柳塔煤矿、
南梁煤矿等19家大型矿井建成了污水处理厂,289家30万吨以下的煤
矿建成了废水处理设施,井下废水处理率达到了90%以上,回用率提
高到了5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专项整治行动”中,对全市10个采油单位的
4036个井场、7169口油井进行了排查,督促油气开发企业加强污染治
理。关闭了170多口底产油井,建成了26个集输站、34个联合站、52
个回注站,4292口油井进入管网集输,管输率达到了59.8%。每年回
注含油废水90万吨,污水回注率达到58%。
  在火电、电石、铁合金、兰炭等行业清理整顿中,坚决淘汰落后
产能,取缔了61家死灰复燃的小铁厂、泡花碱、耐火材料、小白灰等
“十五小”企业;关闭了55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铁合金兰炭企业;
拆除了扰民严重、治理无望的榆林闽光轧钢厂等18家企业的生产设施;
搬迁了榆林造纸厂、府谷县铁厂、神木县水泥厂等28家位于城市规划
区的重污染企业;停产治理了140多家火电、电石、铁合金等超标排
污的企业。经过近四年的清理整顿,全市共投入治理资金3.5亿元,建
起污染防治设施115台(套),重点行业清理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顺利通过国家四部委抽查验收,优化了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提
升了工艺技术和生产水平,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07年以来,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全市进行了兰
炭产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用两年时间关掉了273家60万吨以下的兰
炭企业,通过“关小上大”的措施,腾出环境容量,建设了资源循环、
废物再利用的50多家大型兰炭企业,延长产业链,走煤、焦(兰炭)、
电、电石、铁合金、金属镁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在关停“五小企业”、提升产业水平的同时,榆林市委、市政府
按照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和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
的“三个转化”战略,依托两区多园,坚持“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
划、大集团引领、大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子,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少、规模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重点项目在榆林陆续上马,
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九五”以来,基地累计建成重点项目70多个,
总投资约1200多亿元。在建项目53个,总投资1120亿元,前期项目40
个,总投资2240亿元,初步落实了15个超百亿元项目。目前,美国陶
氏、中石油、神华、华能、华电、中铝、中盐、鲁能、兖矿、青啤、
延长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榆林,榆林已经成为国家“西
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
  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8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同比增长23%,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值1229亿元,工业增加值762亿元;财政收入221亿元,稳居全省第二。
  榆林,不仅彻底摘掉了“黑三角”的帽子,而且已经成为一个资
本聚集、财富涌动的“金三角”!
         
                    “绿三角”之歌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埋藏在榆林市委、市政
府领导心中的一个恒久理念,也是落实在榆林市各项工作中的一个不
变追求。
  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榆林市以建设塞上生态名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
农业等手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们秉承多年来形成的治沙治
土传统,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全民义务植树工程等,使全市造林保存面积增长为2007余万亩,林木
覆盖率达30.7%。
  今年春天,一个以“广植杨柳松、春风绿榆林”为主题的植树造
林“春风行动”全面展开,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专门为此撰写了一万
多字的长篇文章,字里行间反映出一个资源大市主政者崇尚自然、渴
望绿满大漠山川的迫切心情。从2009年开始,榆林将用十年时间,投
资100亿元,全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十大项目、城市园林绿化十大项
目“双十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000万亩。今年,市财政就投资
2.8亿元,启动绿色通道、环城防护林带建设、“千村万户”绿化、
荒沙治理、企业绿化、城镇绿化等六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任务100
万亩;投资8000万元,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十大类42个项目。
  在工业经济中,他们以榆林经济开发区、神府经济开发区等作为
典型,培育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项目布局中依照废物资源化、减量
化、再利用的原则,延长产业链,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行业经济的发展上,支持科技型、环保型和集约化、深加工、高附加
值项目,引导企业走热电联产、煤电一体化、煤—焦—电、煤—焦—
化等深加工的路子,培植出了20多家循环经济典型。被国家确定为全
国循环经济试点市。
  而在这些循环经济典型企业中,不少出自曾经被原国家环保总局
等六部委长年挂牌督办的府谷县。该县从循环经济中寻找增长点,改
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煤、焦、电、冶金行业嫁接新技术、结出新果实,
在枝繁叶茂的循环经济树干上不断抽生出新的枝条。他们高标准构架
煤转电、煤化工、煤电载能循环经济产业链,集中回收利用废水、废
气和废渣,形成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达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力争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县内恒源煤焦电
化有限公司把上一工段的产品和废弃物作为下一工段的原料回收利用,
实现了原煤——型焦——煤焦油加氢——荒煤气——发电——水泥的
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全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府谷,过去被人看作
乌金的兰炭成了次要的东西,而生产兰炭过程中排放出来的荒煤气和
副产品煤焦油,反而成了唱大戏的主角。如今投产和在建的19条60万
吨以上兰炭综合利用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就是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近日,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在检查了府谷的兰炭产业园后说,他
曾在一天之内批过十几个兰炭厂的手续,但当时他对这些兰炭厂能否
做到不污染环境心里没底,这次实地看了后,终于放心了。
  府谷规划建设的“四区八园”中,每一个园区都是循环经济产业
园,县内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全县大循环的发展格
局。
  在发展生态工业的同时,府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农产
品品牌,规划建设了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立体农业示范区、循环农
业示范区和绿色农业产业区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
  不仅如此,近年来,府谷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
会进程实践中,提出“绿色府谷”的构想,在实施好国家林业重点工
程的同时,几年累计投资上亿元,建设神龙山森林公园、五虎山生态
公园,建成黄河大堤、河滨公园、金三角广场、人民广场,改写了全
县没有休闲娱乐场所的历史。与此同时,府谷县结合退耕还林、封山
育林政策措施的落实,先后投资3亿多元,大力实施绿色通道等生态
建设工程,林草覆盖率大幅提升。
  正因为府谷环境的巨大变化,国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主任汪冬
青到府谷检查后,提出要推荐县长张惠荣参加中华环保奖评选;省环
保局要把府谷列为全省环保示范县。
  分管环保工作的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井剑萍深有感触地说:“
昔日府谷遮天蔽日、督察督办;今日府谷阳光灿烂、典型示范!”
  除了府谷等煤炭生产和转化大县外,榆林的定边、靖边等油气开
发县也不甘落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十一五”期间,
建成高标准“清洁文明井场”2433个,80%以上的井场实现了清洁生
产。油气开发区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5.2亿元,硬化道路3600多公
里,植树200多万株,种草3600多亩,绿化率达到40%,油区的环境
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大力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工业和农业的同时,“十一五”以来,
榆林市不包括企业自身的投入,政府每年用于污染物减排的资金就有
5亿元左右。三年来,通过实施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累
计减排二氧化硫6.2万吨、化学需氧量0.23万吨。在地区生产总值与
“十五”末比较增长2倍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了1%和2.3%。万元GDP能耗由2.51吨标准煤下
降到了2.176吨标准煤。
  三年前,每到冬天,榆林就烟锁雾罩,小型飞机往往无法降落,
时常到了上午9时还看不清天晴天阴。近两年,由于狠抓节能减排,
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06年,榆林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气235天;2
007年,278天;2008年,312天;今年截至5月20日,榆林二级以上天
气已达106天,比去年同期多了15天。
  此外,榆林市通过举办论坛、大力宣传等多种方式,使广大干部
群众的心灵也得到“绿化”,一种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正在许
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榆林市环保局局长赵勇对记者说,他刚到市环
保局,一位群众就给他打电话,问废电池该怎么处理,说明老百姓的
环保意识已今非昔比了。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但榆林经过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
的代价,才终于换来了清风明月的回归。如今,许多人踏上榆林这片
热土,都会惊异于这里的环境变化之大。在刚刚结束的榆林企业家回
乡创业大会上,一位离开家乡十多年的企业家感慨:榆林真的像陕北
民歌中所唱的,有着“蓝格莹莹的天,白格生生的云,绿格铮铮的山,
清格粼粼的水”了!
  目前,伴随着植树造林“春风行动”,榆林全市上下掀起了绿色
机关、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以及生态示范村、环境优美乡
镇等“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热潮,一首美丽的绿色进行曲正在榆
林大地上奏得高亢、激昂,一个处处山青水秀、天天风和日丽的“绿
三角”正在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快速展现。
                                        (白亮  张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17 袁纯清在调研体育工作时强调 适应人
    ·2009年陕西省级地方政府债券支出预算36.76
    ·西安:购房纠纷八成为逾期交房、逾期办理房
    ·陕西:警惕不实“惠民医保卡”
    ·陕西丹凤:涉嫌玩忽职守县公安局领导被立案
    ·陕西东大门标志性建筑落成 1780万只为雕个
    ·06夏龙祥在陕西陆军预备役高炮师调研时指出
    ·06全省旅游局长座谈会召开
    ·06姚引良在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研讨会上强调
    ·06景俊海会见中海集团总经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