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农村公路让安塞农民和境内企业普遍受益 |
2009-04-30 |
|
轰轰烈烈的农村公路建设使安塞这片以腰鼓闻名天下的热土,再
度沸腾起来。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丘陵重重,95%的区域是山
地,多年以来,山里人广种薄收,一年辛苦换不来几个钱。自1983年
发现油田,已探明储量1.4亿吨,这里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低渗透油
田。目前,安塞县财政几乎96%来源于石油。安塞虽是石油大县,但
长期滞后的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羁绊着
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安塞县交通局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提出“增加总量、提高等级,
外延内联、形成网络”的公路建设思路和“县乡公路规范化、乡村道
路黑色化、村组道路网络化、道路两旁绿色化”的目标。近几年,在
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优先
保证道路建设投入。2005年以来,县财政每年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都
在3000万元以上。安塞还在省、市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支持下,争取专
项资金9000多万元,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他们还从几家
石油企业争取资金8600多万元,建设了一批乡村公路。到2008年底,
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有813公里,通油路的行政村有146个,占总数的
69%,初步形成了纵横贯通、内外连接的公路网络。
建华镇杨桐村2007年修通8.2公里的油路,村民李志胜的家就安在
柏油路边上。他说:“没修公路的时候,我们要沿河道走10公里路才
能到达206省道上,驮个东西就得赶毛驴了,春秋冬一年三季都会结冰,
下雨涨水就出不了门。”村支书庞伟介绍说,柏油路一通,村里马上
建起30亩蔬莱大棚、1000多亩苹果园。
公路建好以后,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的大棚产业获得了新发展,2008
年,这个村改造旧棚并重建了一批大棚,所有大棚都换成了自动卷帘,
棚内接上了自来水,全村七百多人,从事大棚产业的有120多户,村民
人均年收入达到5180元。
路不仅让农民受益,也给油田企业带来现实利益。化子坪至薛家
湾24公里农村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由延长石油集团投资36%与地
方共建。延长公司的工程师孟海峰说:“以前的土路一下雨油就运不
出去,今年新修的柏油路已经贯通,带给企业的效益太大了!”
(本报通讯员 郭少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