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优化一座城市 推进一个时代 |
2009-04-30 |
|
优化一座城市,其深远的意义在于带动整个区域形象的提升和区
域经济的腾飞。而对处于西北黄土腹地的农业大市渭南来说,城市(
镇)化滞后一直是“瓶颈”和“短腿”。于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根
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加快关中城市群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化
进程的”战略部署,将加快城镇化确定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突破口”,以渭南中心城市的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规划和建设为
龙头,实现渭南城镇化进程的后来居上。
绿色生态是渭南城市建设确定的目标之一,市委、市政府以大手
笔、大气魄拦河蓄水造湖,给渭南这个地处西北的缺水城市带来了滋
润和灵气,让渭南市民以前作梦也未想到的在家门口泛舟戏水竟成现
实!而城市绿化工作再一次淋漓尽致地精彩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跳
起来摘桃子”的思想。
搬森林进城——栽小树等于没栽
为尽快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建
设目标,市上提出“栽小树等于没栽”的口号,今年春节后,分几路
人马陆续从山西、延安、甘肃以及山东河南等地,精挑细选了24万株
高5米以上胸径15—30cm的高大苗木,向渭南启运。
3月11日,正在建设的渭南朝阳公园内,两棵高大的槐树吸引许
多群众驻足观看,这是市委书记梁凤民把咸阳老家庭院已经成长了36
载的大树,前两天亲手挖下来移栽到这里。市长徐新荣家里没树,就
自己掏了5000元钱买了棵大松树栽进朝阳公园。自市文明委发出了“
同栽文明树,共享绿色园”的活动倡议后,市上其他领导和市民三天
时间认领、自购成千棵大树植在了渭南市中心。两办的“勤政林”,
市纪委的“清风林”,“军民共建林”,老干部和青少年的“手拉手
林”,“情侣林”,“金婚林”,“银婚林”,“生日林”如雨后春
笋相继伫立在城区,一月多时间共栽各种大树10万多株。
引公司经营——栽不活等于没栽
“栽不活等于没栽,确保树木成活是关键。渭南采取引进绿化公
司经营的办法,不但解决了近千万元的资金投资,同时,也给树的建、
管、养系上了‘保险带’”。市城建局局长陈双牛告诉记者,绿化公
司要承担养活和管护的责任,一年后再进行年度验收,同时逐步按比
例给付合同价款。这个过程确保了大树成活,栽树见林。
渭南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忠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春节在南塬
栽植大规格苗木,全市中省单位万余人干了月余时间才完成6500株苗
木的栽培任务,每株的投入成本也在400元,树苗的费用就达260万元。
去年秋季,通过十余家公司的多次招标竞争,每株的树价由400元降
到262元,今春再次降到每株210元,节省了百余万元。在实施沋河到
渭南西界临潼的绿化工程中,11家公司中标,实施了15个标段的施工
任务,去年一个秋季种植完毕。时间缩短了半年,栽植量是春季的19
倍。
市上还出台了鼓励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界认领、认养、认管绿
地、苗木的初步意见。在滨海大道植树现场我们看到,就是自己出钱
认领的树,栽植都有统一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带伤的大树都被退了回
去。栽好的树不少盖着防晒布,挂着吊瓶打着吊针,补充营养。老农
都边看边说,“这种栽法,树活不了那才叫怪哩!”
调动各方激情——没效益等于没栽
城市绿化最大的受益者是渭南的广大市民。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
面貌,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施政方
略,深切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
利好政策直接得利的,首先是农民。每栽一棵树除了给群众赔偿
一定的青苗费用外,优先使用当地农民的劳力,树管养成活后,无偿
交由群众所有,并给群众颁发林权证。同时,4000棵大树进城,让农
民把门前屋后栽种了多年的林木变成了现成的钞票,更刺激了农民种
树的积极性。在树种选择上,他们兼顾农民的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
实现,引导鼓励群众在地埂边栽植大规格的速生杨、泡桐、刺槐为主
的用材林,在地埂里种植核桃、柿子、红枣等经济林。有的一两年时
间就有了收入,其中8000亩已经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补助。
环保部门得了“利”。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252天;城
建部门得了“利”。绿化覆盖率提升23.5%,绿地率提升20%,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提升2.2平方米;林业部门得了“利”。全市森林覆盖率
由15%提高到19%,南塬种植的8600亩经济林和13万株用材林,全市
达到17亿元的林业产值。招商部门也得了“利”。渭南城市正在发生
的巨变让外地客商惊叹: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西部最佳居住城市之一!
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的魄力、作风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合作共赢的信
心,今年以来渭南招商引资的人气明显更旺了!
(本报记者 王忠杰 通讯员 杨建秦 祖亮 李小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