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宁陕县的绿水青山深处,这块曾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热
土上,有一个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非凡业绩的人—
——江口回族镇党委书记陈述勇。自陈述勇2006年任江口回族镇党委
书记后,该镇调整产业结构,抓项目,办工厂,社会和谐稳定,经济
快速发展。
“陈书记多给我挣下的200元”
江口回族镇是全省仅有的三个回族乡镇之一,辖9个行政村和1个
社区。
2006年8月,陈述勇由城关镇镇长岗位调江口回族镇党委任党委
书记、人大主席。他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来抓,
带领江口回族镇党政一班人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建成了一
批“水、电、路、讯、气”等项目,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组组通
公路、家家用网电、户户用上自来水的目标。两年来,他跑市进省到
县,一级一级地汇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做工作,争取上级的支持
和关怀,使这个只有万余人的乡镇仅基础设施建设就投入了2000余万
元。
作为一个民族镇,其特色和优势就是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和民族经
济产业。陈述勇和镇上一班人,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立足当
地实际,大力发展板栗、核桃、天麻、猪苓等林果、药材特色产业,
组织镇上干部给村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提高果、药的质量与产
量。优质板栗、核桃园已达36000亩、产量250余吨;天麻48400窝、
猪苓61200窝、产量15余吨;养殖专业村达到3个、养殖大户200户,
养牛、养羊近20000头。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
同比增长38%,仅这些产业一项就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高
桥村的回民老汉魏荣兴在卖羊的时候对客商说:我这只羊有陈书记多
给我挣下的200元。
“这样的服务还很少见”
江口回族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金、银、钼、铁等矿产资
源比较突出,特别是花岗岩中的珍品“黑金彩钻”更是享誉世界建材
业。陈述勇一班人全力以赴招商引资,着眼于工矿企业,真情实意地
为企业排忧解难,在拆迁、征地,办理各种手续等方面给予最快捷、
最优惠服务,在居住、生活等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与关怀,为落户企
业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2008年,仅陈述勇通过各种渠道招商引
进项目达13000多万元,新开工企业6家。
去年,一家新入住江口回族镇冷水沟村的矿产企业在建设时遇到
了村民阻拦,陈述勇驻村4天做群众的工作,最终解决了问题,群众
和企业都很满意。业主高兴地说:“我们走过很多地方,像这样的服
务还很少见。”
到2008年底,江口回族镇初步形成秦岭石材、潼鑫钼矿、易通公
司三大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全镇经济迅
猛发展。如今的江口人不用外出就地务工,在家门口挣钱。
“不好好干就对不起陈书记”
搞好班子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所在。陈述
勇主持镇党委工作以来,抢抓机遇,争取资金,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为了推进工作,几年来,他和同志们一道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13岁
的女儿上初中二年级,他接送不到十次;每当看到女儿不断下降的成
绩时,他深感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尽到。
两年之内父亲和岳父相继去世,留给他诸多的遗憾,这个时候他
深深理解了什么是忠孝不能两全。陈述勇身先士卒,班子成员和全镇
同志们为之感动,也经常加班加点,无怨无悔,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
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战斗力日益增强,干部们相
互鼓励,促进工作。曾做过镇党委书记现任办公室主任的李相怀经常
对其他同志说:我们工作不好好干就对不起陈书记。
2007年江口回族镇党委被省委命名为“五好党委”;2009年2月1
3日,陈述勇个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本报记者 杨雁斌 通讯员 谭海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