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马权斌:用忠诚书写人生履历 |
2009-04-30 |
|
昔日,他是前线战斗英雄,曾立一等战功;今天,他是人武部一
名政委,工作兢兢业业。22年,时光流转,无论角色如何变化,他一
腔忠诚未改,以自身行动默默地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
就是西安市雁塔区人武部政委马权斌。
对待工作,他始终保持火一样的激情
在南国的那场战事中,有一次著名的连规模拔点战斗,马权斌时
任突击队长,带领80多名队员全歼高地守敌近百名。战斗中,23位战
友献出年轻的生命,马权斌头部受重伤,至今体内仍残留3块弹粒无
法取出。
部队回撤后,马权斌一直在师团级基层部队任职,他用超常的意
志忍受残留弹粒带来的痛苦,对工作始终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每个岗
位都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4年,马权斌在某集团军教导大队任4年政委后,平职交流到
渭南市临渭区人武部任职,有人说人武部工作没干头,只要别出事就
行了。但马权斌工作标准不降,工作干劲不减,上任两个月就把所辖
62个基层武装部的基本情况摸清。在人武部工作3年多,马权斌始终
把目光盯在民兵预备役战斗力提升上,并想方设法多方筹资在军分区
建起第一家作战室和战备局域网。上任不久,为掌握详实的兵地要志
资料,为辖区兵力部署、集结、机动等战斗行动提供依据,马权斌走
遍了辖区的山山水水,胶鞋穿坏了十几双,最终采集两万余组数据。
驻地渭河、华山洪灾火灾频发,马权斌积极建议,组建起了一支125
人的民兵抢险救灾分队。两年来,他带领抢险救灾分队先后执行抢险
救灾、维稳处突任务28次,次次圆满完成任务,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
万元。
近年来,临渭区人武部连续两年被兰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
单位”。前不久,他被平职交流到西安市雁塔区人武部工作时,承诺
要把这个单位建设成为省军区全面建设的“窗口”。
对待牺牲的战友家人,他比亲人还亲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马权斌,对生命和亲情有常人难以体味
的珍视。他始终认为,照顾牺牲战友家人是幸存者的职责。
甘肃籍战士顾金海牺牲后,家里留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
生活无着落,马权斌主动接过重担,经常利用假期从陕西赶到甘肃,
还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4万元给老人盖房、看病。宁夏籍战友哈能春
在战斗中脑部受损,20年一直是植物人,马权斌每年都抽十天半月前
往陪护,为他按摩擦身,接屎端尿。2005年,哈能春离世,马权斌闻
讯立即联系其他战友千里迢迢赶去操办后事。因哈能春家中生活困难,
他和战友两次为其捐款3万多元,还多次和有关部门联系,为哈的父
母办理了低保和医保。
22年来,马权斌先后多次到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5个省、
区17名战友的家庭看望,资助金额累计6万多元,帮助4名牺牲战友的
遗腹子圆了读书梦,帮助8名战友的亲属子女安排了工作。而马权斌
爱人随军十几年没有工作,一家3口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至今
还住的是一套64平方米的老房子。
对待手中职权,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马权斌正团职已8年,与他同期同批入伍的战友不少人已走上军、
师级领导岗位。有人说他亏了,他却说:“与长眠老山的战友相比,
我幸运地活着,与复员回乡的战友相比,我已是一名团级领导干部。
我只有怀着感恩的心,踏踏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做人,才能对得
起牺牲的战友,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培养。”
临渭区人武部地处渭南市黄金地段,院内有一片准备做民兵训练
基地的空地,好几家房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找到马权斌想建商铺,
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电话、条子和暗示,马权斌不为所动。一次,有
个开发商带着一张存有50万元的银行卡找上门来,马权斌严词拒绝;
几个老战友、老同学受托也来说情,马权斌都一口回绝。他说:“这
块地是建设民兵训练基地用的,谁来说情都不行。”
(本报通迅员 齐闯 雷凯 本报记者 薛向群 杨月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