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子长县建立党员中心户党建工作机制纪实
“党员中心户就是好。咱老百姓身边有了主心骨。”刚从李王锁
家门口走出来,村民李小明就兴冲冲地对记者说道,“我家原来的果
树品种都是黄元帅、秦冠,卖不上好价钱,早就想换品种了,但又不
知道换什么好。看了电教片,这下我就知道了。”李王锁是子长县安
定镇安定村的一个党员中心户。
子长县共有农村支部344个,农民党员7978名。针对农村人口居住
分散,党支部集中活动不便,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从2007年起,子
长县在农村精选出一批有文化、有威望、善管理的党员骨干作为“党
员中心户”,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
原则,分别负责联系一批党员,服务一片群众。目前,该县已建立13
96个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6638名,联系群众3.8万多户,形成了“村
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党建工作机制。
一个个党员中心户就像一面面高扬在农村的鲜红党旗,更像是一
串串跃动在乡村的和谐音符,将广大群众紧紧地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唱响了党群一心致富曲。
党在身边格外亲
2008年3月12日,安定镇张家岔村两户村民因厕所周围树木发生纠
纷,双方亲戚也参与其中,一场群体性的械斗一触即发。党员中心户
薛海洋闻讯立即组织自己联系的5名党员耐心劝解,及时化解了矛盾。
遍布乡村的党员中心户,通过农闲时间拉家常,农忙季节帮一把的形
式,将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给群众,把农民的
呼声随时反馈到支部,使基层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降温,“疑点
”化释,“难点”消除,成为农村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服务中心。
子长县委书记薛海涛深有感触地说:“党员中心户制度就是从农
村党员中筛选出政治素质比较高、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热心公益事业方
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党员户,联系帮带其他党员和村民开展各种服务指
导活动,这种活动体现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使党群联系更紧密,
信息传达更及时,融洽了党群关系,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延伸和有益
补充。”
中心示范党旗红
子长县史家畔乡湫峪沟村的党员中心户赵雪红,负责联系周围的
4名党员和29户群众。他从1994年开始养猪,现已发展成一个综合示
范养猪场。2000年温家宝总理到他的养猪场视察时,曾亲切地称他为
“猪倌秀才”。像赵雪红这样的党员中心户、土专家,引领着新农村
建设的发展进程。
子长县选任党员中心户有五个标准:一是热心党的事业,乐于服
务群众,有较强的党性观念和较高的群众威望;二是具有初中以上文
化程度;三是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四是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
群众致富的能力;五是家庭住房宽敞,有桌椅、彩色电视机等设施,
具备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
子长县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之时,正值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在
旧村改造中,安定镇廖公桥村党员中心户张全明率先拆除了自家年收
入上万元的一个大棚,为拓宽村庄道路让出了自己的院落。余家坪乡
新寨河村党员中心户王闫华带领自己联系的8名党员首先从整修自家
院落开始,并为全村的新农村建设垫资3.8万元。正是党员中心户作
用的充分发挥,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先后赢得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和扶贫
开发现场会在该县的召开。
只管自己富,不是中心户
栾家坪乡郭家坪村党员中心户左小宁是全县最早的大棚种植户,
去年他自费参加杨凌农高会,买了400多元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书籍和光
盘,一边自学,一边给大家讲解。一到晚上,他家就成了大棚种植户
的聚会场所。在他的带动下,村上发展蔬菜大棚120多棚,户均1.5棚,
仅此一项,全村年可收入100多万元。
马家砭镇界石堡村的党员中心户白王贵去年被确定为党员中心户
后,他联系了5户养蜂户、3户养猪户、2户养牛户和6户粉条加工户,
积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白王贵说:“过去,像我们这些先致富、有
经验、有办法、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普通党员,总觉得有劲没处使。
被确定为党员中心户后,自己再干不出个样子,不仅有负于组织,更
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
目前,该县党员中心户已组建各类产业协会47个,农业专业合作
社17个,互助互学组245个,技术服务联盟88个,形成了一个个经得起
市场风浪的“联合舰队”,在党员与群众之间铺就了共同发展的“致
富路”,架起了情感沟通的“连心桥”。
(本报记者 魏伟 通讯员 刘治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