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年前,吴堡县村村相连的是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腿
泥。”如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村公路,犹如一条条黑色玉带蜿蜒
缠绕在吴堡版图上。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吴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小县要办
好大交通”战略思想的激励下,铆足干劲,挥洒着汗水,克服重重困
难,全县改造和新修县乡油路105.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
路)目标。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116.4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5
01.6公里,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98公里。
翻开吴堡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着密度低、通
达深度不够、公路等级低、道路基础设施滞后等特点。2005年,全县
上等级的公路仅有85.3公里,通达74个村,138个村缺桥少涵,晴通
雨阻,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不通,曾让农民吃尽了苦头;公路不畅,也让群众饱尝了因
此带来的损失。一时间,修路成了吴堡人最迫切的愿望,修路成了农
民承载发家致富希望的梦想,改善农村公路落后的现状迫在眉睫。
2006年,一场牵动上上下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公路建设
改造战役在吴堡大地上打响了。新一届吴堡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中
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优惠政策的宝贵机遇,乘势而上,
把通村公路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密切干群
关系的“民心工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畅通工程”、缩小
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吴堡的“和谐工程”来抓,及时出台了《吴堡县关
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
支持”的思路和“村村通道路、公路大循环、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到2010年全县建成“三纵四横”的公路主骨架网,完成15条主村道20
5公里四级砂石路改造、38条通村195公里四级砂石路建设,使90%的
通村道路实现砂石化;完成20条150公里通村油路建设,使60%的村
通上油路;80%以上的村通班车,60%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
该县先后多次召开了动员会、调度会、现场会,举办了乡村干部、
技术监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培训班,县政府主要领导、乡镇党委
书记、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程时
限等向社会公开表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干部群
众建设通村公路的工作热情,迅速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同时,成
立了以县长王勇为组长,交通、财政、计划、公安等职能部门和乡镇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
建设的规划及年度计划的审定、资金落实、环境协调、考核奖惩等工
作。该县还将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度工作考核的范围,要
求各乡镇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和环境
保障工作,并严格按照责任书内容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各乡镇每年
必须完成不少于6公里的路基改造工程,完成任务的乡镇每公里奖励3
000元,完不成任务的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为确保把全县农村公路建成群众满意工程、民心工程,从工程立
项、报批、招投标、建设、质量管理到竣工验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
管理规定及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技术规程和质量规定的坚决要求
返工。该县还实行督察督办制度,现场监督、现场把关。县上主要领
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建设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深入一线督
查公路建设进度与质量。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夯实领导责任,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
县级领导包乡抓、部门领导包片抓、乡镇领导包村抓,形成了一级抓
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全县通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在村口,推土机、轧路机、运料车川流不息,公路施工工人、技
术人员建设正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7年全县顺利实现了“乡乡
通油路目标”。
2007年,该县完成投资了564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7公
里,其中,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佳县至吴堡,丁家湾至一步焉县乡
四级油路42公里,完成了计划总投资980万元的呼豁四级公路14.2公
里的路基工程,并以每公里补助5万元,建成了总投资1640万元的12
条53公里通村水泥路,实现通达工程108公里,新增通油路乡镇2个,
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30个,通公路建制村132个,全县实现乡乡
通油路比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全省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提前了3年,
全县通油路建制村达68个,占建制村总数的31%。
今年该县又投资1100万元,恢复改造吴堡至米脂25公里四级油路;
投资1300万元,新建10条50公里通村水泥路;投资420万元,改造12
条60公里四级砂石路,并完成呼家塔至豁口14.2公里四级油路的全部
工程。到年底,全县各级油路里程将达到253.116公里,221个行政村
将有105个行政村通油路,通达率达到47.5%。
如今,再次来到吴堡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阵阵感叹:吴堡
的变化太大了!无论走在县城,还是偏远的乡村,四通八达、纵横交
错的农村公路网,不仅是沟通城乡经济发展的脉络,而且成为令人赏
心悦目的一道道风景:一条条起伏有致、高低错落的水泥路,犹如一
条条玉带“飘舞”在村落间,“飘舞”在田野旁,也“飘舞”在百姓
的心坎上。
(刘仲平 王海容 霍喜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