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感谢党的惠民好政策!” |
2009-04-30 |
|
——陕西日报社宣讲团彬县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侧记
刚过霜降,彬州大地骤然冷起来,然而农民们心里却暧融融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如腾起的春潮,让这里的农民欢欣鼓舞,
喜笑颜开。
全会召开后,为了及时把全会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省委决定,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省选派8.8万名干部,2.7万个行
政村每村2人。从10曰20日开始,集中一周时间驻村宣讲全会精神。
省委动员大会后,陕西日报社委会按照省委部署和要求,挑选精兵强
将,由社委会委员、纪检组长李金山带领六名处级干部和三名一般干
部组成的宣讲团,当即自带铺盖,奔赴彬县。在县委的统一安排下,
10名成员编入县上组建的16个宣讲工作队,深入村组、田间地头。
满怀感激说变化
“感谢党的惠民好政策,取消农业税,还给农民补贴钱。”水口
镇张家堡村71岁村民张义珍坐在炕头上和宣讲团的陆兆昌聊起这些年
党的好政策不断,慨叹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再种两年地。在彬县农村谈
起党的政策,农民们会不知疲倦地告诉你他们切身的感受。“新农村
就是好,过去宅基地平均占地一亩,现在还不到四分,统一规划后村
子也看着规整了。”西坡乡红岩村村民潘军强在饭桌上和记者聊起了
新农村。
彬县古称彬州,3000多年前,周人的祖先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
创了泾河流域农业先河;商朝初期,古公父率彬人迁往岐山推动了
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周朝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党中央的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彬州的农
民从沟沟坎坎里的窑洞搬了出来,告别了吃水靠天的生活;新农村建
设让他们如沐春风,一幢幢自来水、太阳能、沼气池配套的新房拔地
而起,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通村路延伸到家门口……
释疑解惑,认真耐心
10月25日,香庙乡坡头村一户农家小院里挤满了群众,宣讲团成
员张争光正在农户家里宣讲全会精神,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询问,土
地承包长久不变是咋个不变,化肥价格能不能降下来、种粮补贴到底
每亩能增加多少。10月21日,县委宣讲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后,包括31
名省市下派干部和35名县级干部在内的808名宣讲人员迅速进入全县2
47个行政村,把党中央的新政策及时送到农村。
为了让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县电台、电视
台及时全面报道乡镇和各宣讲工作组宣讲动态,全体县级领导先后深
入到各自包抓乡镇及宣讲联系点全面讲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各乡镇、村充分利用宣讲专题会,办板报、写标语、挂横幅,深入田
间地头、农户家中全面深入宣传全会精神。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宣讲
期间彬县共召开宣讲会58场次,村级宣讲专题辅导会1200多次,宣讲
覆盖率达到了100%。彬县县委、政府还决定,集中宣讲结束后,要
继续持之以恒地继续抓好宣讲工作,确保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惠农
强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依依不舍,情深意重
10月24日,一场座谈会后,车家庄乡枣林村村民王学虎拉着宣讲
团成员梁跃辉的手激动地说:“下派干部就是好,和我们同吃同住同
劳动,边拉家常边讲政策,说话和气,容易相处!”陕西日报社10名
宣讲干部根据要求,自带行李和生活用品驻村入户,尊重当地群众的
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吃住在村民家中,临走时都超标准交纳食宿费,
树立了省上下派干部的良好形象。
驻村生活中,宣讲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
感情,受到村民的好评。在生活上,当地村民习惯每天两餐,为了不
给群众添麻烦,宣讲干部主动适应当地习惯,坚持一天两餐。同时尽
量不给群众增加负担,有的驻村用水稀缺,宣讲干部就做到尽量少用
水;有的群众主动送上土特产品,也都被婉言谢绝,实在推辞不过的
就硬把钱给群众。在工作结束的时候,深受感动的村民拒收食宿费,
但宣讲干部想方设法把钱留给了村民。有的将钱压在褥子底下,有的
附上纸条从门缝把钱放进去……
(本报记者 任虎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