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丹凤县积极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将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作
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命脉来抓,加强“修身”,努力营造“亲商、
安商、富商”的投资氛围,赢得了众多商家的青睐和好评。在实施兴
工富县战略中,该县不断解放思想,紧抓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
发展这一主题,树立了“环境是资本、环境是品牌、环境是竞争力、
环境是生产力”的良好服务意识,凝聚人气、塑造形象,对落户丹凤
的重大项目采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优惠政策,一路绿灯,为外来
客商和投资业主提供一切便利和支持。
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工作主题
近一年多来,丹凤县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认真总结以往的经
验和不足,将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在具体工作当中、落实到全县人民的
行动当中,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排除一切羁绊,全县上下一盘棋,只
要不违背大的政策原则,该放开的一定放开,能变通的一定变通,能
搞活的一定搞活,进一步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
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具体工作中,丹凤县成立了由纪委、监察局联合组成的检查组,
每月深入全县各重点企业和县直机关部门,采取听、查、看、访等形
式,紧紧围绕全县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从多个角度进行全
面检查和调研,除对破坏投资环境行为进行打击处理外,还将每次检
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以便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进一步优
化发展环境,从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多个层面,大大增强了优化投资环
境的工作成效。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有章可循
通过完善政策,加强监督等有效机制,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
富商”的投资环境,是丹凤县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一项侧重工作。对
此,该县相继出台了《丹凤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丹凤县发展工
业经济培植骨干财源的实施意见》、《丹凤县关于发展工业经济的决
定》、《丹凤县保护投资环境暂行规定》和《丹凤县关于对破坏投资
环境的处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使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工作,
以及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变得有章可循。
同时,县上还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今年作风建设年重点整顿
的内容之一,对个别单位和部门以往存在的官僚作风严重、工作不到
位、办事效率低,不灵活、不变通、怕负责任、怕担风险、不能真正
为企业出点子、想办法、排忧解难的不良做法进行了重点整顿,着力
解决了行业不正之风,干扰破坏投资坏境的棘手问题。通过治理干部
整顿,全县已形成了“优化发展环境光荣,破坏发展环境可耻,人人
都是发展环境的”共识。
主要领导甘当优化环境的“服务员”
在优化发展环境中,丹凤县实行了领导包抓企业责任制,强化服
务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协调与服务,所有县级领导甘当外来企业的“
后勤部长”,优化投资环境的“服务员”。
在丹凤县,凡来投资的客商,项目不分大小,投资不分多少,均
实行了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协调有关部门负责帮办落实,跟踪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领导负责机制。同时,该县相关部门的服务
意识,通过常抓不懈的优化环境工作,已经得到明显增强,县工商局
出台了《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和谐丹凤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实行“一
审一核制”,年检实行当场办结制,对企业首次一般违法行为实行首
违只纠违不处罚制。县国税局设立“纳税电话提醒制”,实行“两个
减免”和“精表简政”,简化发票管理工作流程,减轻纳税人办证的
经济负担。县地税局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取消了重新申报的程
序,对高速路各标段和离税务所10公里以上的纳税户,设置“活动办
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县工业办更是派专人对丹水建材、
豪丰制衣、华威公司、丹凤葡萄酒公司等企业进行常期服务,积极联
系协调,跑项目,争取扶持资金,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目前,全县公务员已成为县域工业企业发展的“服务员”,落户
丹凤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如同一家人,一个“我发展、你发财”的
和谐共赢的发展局面已经形成。
优化发展环境引得金凤来
目前,丹凤县优化投资环境促地方发展工作,经过全县上下数年
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昔日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县城,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不断吸引客商投资,县域经济发展迅猛,各地客商
收益丰盈的“创业沃土”。
截至2008年上半年,丹凤县8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外来投资
企业就有6家,全县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总量已从2003年的5800万元增长
到目前的4亿元,年工业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3470万元增长到9.59亿元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龙桥水泥、宏岩矿业、华威生化科技等一些亿
元项目已初具规模,豪盛矿业、光大矿业、辰州矿业、嘉瑞公司等一
批国内大中型集团企业已先后入驻丹凤,为实现丹凤工业突破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宏专 屈会峰 周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