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实践宋庆龄伟大事业 全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2009-04-30 |
|
——纪念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
在满怀喜悦心情迎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陕
西省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于1988年10月,其宗旨是:继承和发扬
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少年儿童文教、科技和福利事业,促进少年儿童身
心健康发展;增进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两岸交流,促进祖
国统一。二十年来,在省委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共同努力下,基金会
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作文和音乐演奏比赛、组织科技小发明活动
,创办和援建小学、中学,进行社会募捐、扶助贫困群体等多种形式,
多种渠道为全省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
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基金会还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联谊,
加强文化交流,多次组织与台湾及日本、韩国、法国、马来西亚、印
尼等地区和国家的友好交往,多次举办两岸少年儿童书法、绘画、作
文优秀作品展览,组织两岸中小学生交流互访活动,为增进了解,扩
大共识,建立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关心、帮助贫困地区少年儿
童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金会牵线搭桥,引进海内外资金,
创建和援建了一批农村中、小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灾区捐款
100万元,为震区建校投资50万元,赢得了社会的好评。为了给省委、
省政府在教育下一代工作上当好参谋和助手,先后组织了关于优化青
少年成长环境问题、关于办好家长学校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等几个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写出了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并召开
了相关的研讨会,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曾几次
批示,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出了贡
献。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伟大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在纪念省宋庆龄基金会成
立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将自觉学习和发扬宋庆龄伟大革命精神,学
习和发扬她胸怀天下,放眼未来,坚持正义,爱憎分明,富有爱心,
豁达包容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在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社会的
进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理解和贯彻宋庆龄“缔造未来”的重要思想,
不断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工作,促进下一代的全面发展。继
续精心策划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净化和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依照“两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当好党和政府青少年工作的参谋
和助手。高标准办好宋庆龄育儿中心和其他示范性幼儿园,精心指导
和帮助所援建的十几所中、小学,提高办学水平,使它们成为贯彻教
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实验和示范单位,发挥带动作用。要进一步
关心、救助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失足儿童,协调各方力
量,为少年儿童办更多的实事、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青少年
心上。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践行宋庆龄关于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的理念,
开拓民间外交渠道,不断扩大和台湾、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
往来,组织好两岸儿童的书法、作文、绘画、摄影比赛活动,安排好
两岸和与有关国家的少年儿童、青年学生互访活动,大力开展以青少
年为主要载体,以文化教育、社会公益为主要内容的对口交流活动,
这样既有利于增进两岸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促进两
岸及各国在社会事务领域的合作,为促进祖国统一,为构建和谐世界,
奠定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围
绕全党工作大局和国家外交大局,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工作,力争在
交流的规模和层次上有新的突破,打造鲜明的工作特色和服务品牌。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宋庆龄社会福利思想,更加关注民
生,把基金会的社会福利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强化基金会的团结
教育功能,联络协调功能和扶贫济困功能,广泛开展社会救济和慈善
扶贫工作,重点做好对灾区儿童的帮扶工作。积极援建校舍、捐赠图
书仪器、帮助辍学、失学儿童复学;发挥城市幼教优势,以城带乡,
促进农村幼教事业;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向边远地区延伸;呼吁社会各
界在救灾、抗灾等方面,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出色。通过开展社会
福利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少年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化解各类
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和谐农村的建设。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担任名誉主席的特
别关怀下成立的。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作为其指导下的省级社会机构
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相信,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一定会意气风发地继续前进,一定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
作出新的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牟玲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