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在神舟
七号载人工程中,配套研制了箭载计算机、飞船系统计算机、航天服
数管设备、脐带数据处理器等四十多个品种一百多台/套计算机和电
子产品。其中,计算机研发部神舟飞船组功不可没。
2007年,为适应神舟七号出舱活动新增加的舱外航天服医监与数
管子系统、脐带数据处理器、舱载医监设备等一批产品需加紧研制。
“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研发组组长余国强对大家说。从神舟
一号到神舟六号,计算机研发部神舟飞船组就是在没有路的情况下,
不断探索,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默默地探路,用执著为国人实现
千年飞天梦想。当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从飞船走出,举国
欢庆时,飞船组继续往前探索。当神舟六号升空,费俊龙在太空舱一
个筋斗翻过351公里时,飞船组已经在研究太空舱外的活动了。
舱外航天服医监与数管设备是检测航天员出舱活动过程中航天员
生理参数、航天服背包参数、电源参数等的重要仪器,对宇航员在舱
外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舱外航天服医监与数管设备研
制周期最少需要5年。可上级单位没有给这么多的时间,开拓者们唯
有把研制周期不断提前。
2005年3月份任务到达飞船组,研制人员迅速吃透技术,同年7月
份他们拿出了初样机。2007年10月、12月,飞船组分两批交付正式样
机。2008年4月,24台/套计算机全部交付,舱外航天服医监与数管设
备前后研制只用了3年时间。
飞船组在生产研制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时间紧。在神七产品九
个项目14个品种125台/套产品中,不乏“挤出的产品”。正常工作时
间不够,大家就用业余时间,下班铃响后,大部分员工仍在工作,晚
饭就在休息室解决,家里常见不到他们的人影,所以家里的亲人称他
们为“匆匆过客”。5月25日(星期日)下午,西安经受6.7级强烈余
震,震后5分钟,飞船组研制人员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别人比我更
辛苦。”当事业部领导强迫他们休息时,听到的总是这句话。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七号飞行的主要任务,舱外航天服环控生
保系统的脐带数据处理器从设计之初就面临周期短、技术状态更改频
繁、研试人员少等系列问题。脐带数据处理器主要为航天服提供电源,
为航天员提供话音通道,脐带数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航天服、舱载设
备信息实时传送给飞船的数管分系统,将自身的状态量信息送测控通
信传回地面。脐带数据处理器是直接从初样开始研制,在参加各项系
统联试后,上级提出了多达十几处的技术状态更改,致使设计、生产
全部重新来过。
刚完成初样产品交付的设计师们顾不上休息,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正样机器的生产。就是在“十一”长假,每天每个岗位也是两人,每
人12小时,以这样的工作态度,硬是在3个月内完成了包括多项试验
在内的正样主份机器的交付工作。在不停歇的钻研下,舱外航天服的
相关产品相继研制出来,为航天服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这个人均年龄30岁的组,在每一次困难和失败面前都不气馁。因
为他们坚信,前面就是一个技术的突破,一个课题的攻破,一次飞船
的成功发射,是一条自己走出来的路。
(本报通讯员 李家望 本报记者 沈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