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川因灾失地农民:新家 新生活 新开始 |
2009-04-30 |
|
-本报记者 郝勇 周前进
昨(28)日,雨过天晴,搬迁到邛崃南宝山农场的青川因灾失地农民起了一个大早,开始了他们作为“成都人”的第一天生活。
“坝子上安装了好多健身器材”
早上7点,住在4栋7号的刘清跃就起床了,妻子李会珍已经烧开了一壶水,开始做早饭了。27日晚上忙着收拾东西,“快凌晨1点才睡的。”加上来的时候又坐了8个多小时的车,刘清跃一觉睡到7点,这一夜睡得很香。
刘清跃匆匆洗漱完,便跑到院子里四处看看。10多分钟后,他回来了。“我们屋后的坝子上安装了好多健身器材,今后可以去耍。”刘清跃告诉妻子。“屋子都还没有收拾好,一起来就到处跑。”李会珍嗔怪道。刘清跃嘿嘿一笑,赶紧收拾东西去了。
“图书室有这么多好看的书”
13岁的王海桥是初二学生,6点半起床后,就拿着英语课本到安置点门外一小坡上大声朗读起来。
得知相关部门为临时安置点添置了养殖、种茶、果树等科普类图书和世界名著时,王海桥10点过就约了同村的王少芳、周娟、王玉蓉等6个小朋友,一起到安置点图书室看书。
“哇,有这么多好看的书。”看到排列整齐的300多册图书,王海桥眼珠子都瞪大了,他取出一本《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坐下来认真看了起来。“早上,这边的学校校长和老师就来了解情况了,说下星期一上课,但成都这边的课程进度要比青川的快,我要加把劲多看书才赶得上。”
乡亲们送来的菜够吃几天
“这是自己种的菜,你们拿去吃。”上午,邛崃市南宝乡干部李在琼和秋园村部分村民来到安置点,挨家挨户送去莴笋、青油菜等新鲜蔬菜。“你们想得太周到了。”李会珍连连道谢。村民们送来的菜,可以吃上几天。
住在1栋9号的唐河珍,在来南宝山前右脚因烫伤感染化脓,拄着双拐行走很不方便,正发愁怎么去看病。这时,安置点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周兴利和护士刘莉背着药箱来到唐河珍家,为她换药。刘莉还倒上开水让她服下消炎的药。整个治疗过程虽然不到20分钟,但感动得唐河珍直抹眼泪。
让李会珍等人高兴的好消息还有不少。昨日中午,青川县和邛崃市决定,下周一开始对大家进行种茶等技能培训。“这边专业合作社组织成熟,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