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千年古羌寨的重生——记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灾后重建 |
2009-04-30 |
|
4月18日,工人在汶川萝卜寨修建房屋。萝卜寨距离汶川县城18公里,集羌族文化与自然风光于一身,被称为“云端里的街市”。汶川地震使萝卜寨遭到严重损坏,全貌基本被毁。目前,在援建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群众正在积极进行灾后重建,村民争取在6月30日前全部入住新居。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4月18日,工人在汶川萝卜寨修建房屋。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4月18日,工人在汶川萝卜寨运送建筑材料。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新华网四川汶川4月20日电 (记者崔清新、赵超、邢广利) 在离汶川县城不远处一座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一片黄泥和木条混杂的废墟无声地记录着“5·12”大地震带给这里的毁灭性打击。
这里曾是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的羌寨——萝卜寨。这个曾有着4500多年历史的寨子曾以依山而建、错落成群的黄泥建筑,户户相通的巷道如迷宫般的布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当地人说,遇上好天气好时,早上初升的阳光照在黄灿灿的寨墙上,整个村落在云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然而,那场地震让寨子里的226户人家的房屋几乎夷为平地,44人丧生。如今,偶有缠着头巾、穿着麻布衫的居民弯腰在废墟上翻找物品,背后立着的,是没有了墙体的木门框,和断壁上随风摇摆的杂草。
灾难如此深重,重建谈何容易。可是一年后,在离旧寨不足一公里的地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依然是黄泥墙面,屋角配有羌寨特有的石碉楼装饰,窗户和门框上镶着图腾图案,和曾经的房屋最大的不同是,黄泥里面裹着的钢筋水泥结构可以抵抗8级地震。
萝卜寨村支部书记马前国告诉记者,今年5月12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将搬进新居。就是这个45岁的村支书,在地震发生后带领村支部成员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有序撤离和开展及时的救治,并且迅速组织村干部为百姓搭起了避难场所。也因此,这个支部获得了中组部首批颁发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房子开工前,村子开了一次全体大会选择重建新址。马前国说:“大家都很支持,意见也比较统一。”很快,新农户以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的方式开建。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贷款和补贴、援建城市捐助和村民自筹。
“有些人建议把旧城原封不动地保留,建成遗址,我说行不通。”马前国说,村里最后决定要恢复旧城原样,加固建筑抗震能力,吸引游客入住,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全村的收入。
一场地震,让地球上出现新旧两个萝卜寨,不能不说是大难之后的奇迹。马前国说,归根结底,是有了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也是村民们热爱家园的动力让萝卜寨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重建家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