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快过去了,曾经的东河口大地震的悲伤正在褪去;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成后,已有十七万外乡人到过此地;一本关于东河口幸存者的回忆录就要出版了,书的作者——一个女记者,变成“东河口的媳妇”的故事流传开来。
-本报记者 郑先聪
新闻背景:
眼前,一座大山已经崩塌一大半,泥石滚落绵延了数百米;脚下,是被深深掩埋的村庄——东河口村4个社连同184幢民房、780余位村民,消失在了百余米深的地下;旁边的堰塞湖水已经开始外溢,一对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夫妇,坐在湖边,望着眼前的高山和崩塌的泥石,双眼含泪。
|
一片废墟旁边,一面鲜红的国旗依然飘扬,国旗下埋葬着一位老师,她在临危的那一刻没有放弃她的学生……这就是2008年5月17日,我在青川县东河口看到的场景,听到的故事,含泪写下了《永远归宿在国旗飘扬的地方》、《走在悲喜寻亲路上》等稿件,先后刊于本报。从那时起,东河口就一直让我深深牵挂。
4月15日,我踏上重访东河口之路。除了看东河口的面貌变化,还要感受东河口人的生活改变;除了展望东河口的明天,也要寻找曾经采访过的那一对夫妇。一别近一年,一直关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成、青川部分受灾群众安置到剑阁和成都邛崃等地的消息,但那些人都还在吗?我心里并没有底。
改变——透出活力
地震后曾经死寂一般的东河口,现在卡车、小车络绎不绝。商家普遍生意好,“乡巴仔农庄”最多时接待了300多人。
车在进入青川县关庄的时候堵了一会儿,是因为公路铺柏油的原因。河两岸的防洪堤已基本建好,一年前的那一片帐篷变成了板房,三三两两的木头架子下永久性住房正在修建。这里是进入东河口的门户,卡车、小车络绎不绝,忙乱中透出活力。
时间已是中午,走进关庄镇上一个名叫“乡巴仔农庄”的饭馆,院内有一株杏树,青杏累累挂在枝头,老板在杏树下给我们一行摆了一张餐桌,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老板名叫邹权,原是广安人。他介绍说,这个饭馆3年前就存在了,地震把后面的房子震垮,去年6月开始建板房,9月6日就重新开张了。“刚开始来吃的人不多,自从地震遗址公园建成后,食客猛增,外地人、外国人都来了,有时一天要吃几轮,最多达到了300多人呢。明天,有外地来参观的订了15桌”。
“地震发生后,曾经一度以为完了,饭馆不能开了,人也要搬走了。”邹权说这话的时候带着笑:“结果现在生意停不下来,想重建和装修都得花时间啊!”他说打算把板房拆除后建成宾馆。
生意好得停不下来,这好像是关庄镇商家们的共同感受。
镇上的饭馆“清江河鱼府”,地震之前有一楼大厅和两层楼的包间,一般都坐不满。最近这段时间,五层楼都拿来接待了,遇到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客人还得排轮次,女老板周正会说“有时候都累得不想干了”。旁边的大森林土特产小卖部,堆满了本地的特产黑木耳、核桃、花菇、蜂蜜,售货员王光翠笑言,平均一天要卖出一两千元,比地震前差不多翻了10倍。“浙江的援建者很喜欢这些土特产,回去就要带,不回去的还要邮寄”。
在“清江河鱼府”,周正会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名叫范莲慧的服务员。这位30来岁的妇女面容清秀,脸上带着笑容,言语不多,做事勤快。地震时,她因为和丈夫何先能都在上班,躲过了这一劫,但她的公婆还有丈夫的兄弟姊妹,一大家人中有十几人被埋在山崩的东河口。曾经一段时间,她常以泪洗面,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现在,她与丈夫要供养自己的女儿和兄弟的两个孩子:“每天不停做事,时间就过得很快。为了孩子,再大的压力也要承受。”范莲慧很简单地回答。尽管有人来领养孩子,但孩子不愿意去,她也舍不得。
在紧挨着东河口村的沙坝村,几间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木房样板房正在装修。我随意钻进了旁边的一处过渡房,看到一家人正在忙碌,八盆凉粉已经盛好。老人徐胜夕在棚子后面砸钢丝,新房的地圈梁已经做好,上面,很快就会用木头修建“温哥华木房”。老人说,如今一家人每天要到镇上卖几十盆凉粉、豆腐、魔芋,今后永久房建好,还要恢复建兔圈,养长毛兔。
一路探访,我发现除了建筑在一天天崛起,生活也正在一天天回归正常。这就是改变。
选择——珍惜生活
曾经含泪接受采访的何发美,现在与家人已到邛崃安家了;留下来的,正在加紧建永久性住房。
进入东河口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阵雨,很猛烈。入口处,挖掘机正在将滑坡的泥石铲下,铺到下面修建停车场。路面在雨中一下子就泥泞了。
地震遗址公园就在被掩埋的村庄上面,当初从山上翻滚而来的泥石上已铺了道路,立着“川”字形石碑,还有沿路的诗碑、爱心广场、抗震救灾图片长廊等。雨停之后,旁边的堰塞湖风平浪静。曾经是房屋的地方竖立着一些木头十字架,是对逝去生命的悼念。
我来到广场边当初遇见何发美的地方。那是2008年5月17日,何发美和丈夫从外地打工回来,拖着锅碗瓢盆和口袋,到了这里再也不能前进。两口子就坐在这里,呆呆地望着对面山上。何发美含泪的双眼,让人一直不能忘记。
我向当地人打听何发美,知道了她那被堰塞湖堵在山上的父亲活下来了。“他们一家已经安置到成都邛崃了。她原来的家所在那座山叫悬坑岭,听名字就知道有多么凶险。”说话的是何应波,是地震后新上任的东河口村临时管委会副主任。原来的村干部几乎全部在地震中遇难。
“全村有多少人选择异地安置?”记者问。
“第一批有10户人,第二批报名接近10户。”何应波说。全村有360户需要安置,可以选择搬迁到邻近的乡镇,或者同属广元市的剑阁县、元坝区,或者邛崃。政府也提供了比较优厚的条件,比如在邛崃,有免费的房子,有菜地,有茶园和山林,还有属于成都市的城乡统筹优厚条件。何应波说,如今全村第一户永久性住房何应寿家已经快要完工,其他人家也开始了平整地基。
就在这时,地底下突然传出低沉的咆哮,大地颤动了一下。一场余震到来,我扭头看看,村民们毫无反应。他们选择了留下,无论多么艰难也不怕。
故事——不断延续
一本关于东河口的幸存者回忆录就要出版了。我也在东河口碰到了此书的作者熊芙蓉。关于她变成“东河口的媳妇”的故事已流传开来,她笑着说,谜底在书中。
每天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参观的人一队接一队。从青川县旅游局设在关庄的办公点了解到,已经累计有17万余人来参观了。旅游局的绝大部分人马一直以公园为家,还有几位志愿者帮忙。
曹钰妍是公园的讲解员,曾是剑阁县的一位老师。“悲壮!震撼!”来自湖南益阳非凡慈善会的雷激五一行人直感叹。雷激五说,还要看看能够回去组织什么有针对性的援助。
在东河口小学所在地,新修的公路已经把废墟抹去,小学的国旗还在,旗杆绑在一株梨树上。曹钰妍讲起了地震时老师救学生的故事:在学校操场中间的梨树旁,何清芳老师发现还有学生没有跑出来,就和另外两位老师何发贵、何天义转身冲回教室。就在这时,教室塌了……村民们含着热泪,把老师埋葬在国旗下面。我尽管曾经写过这个故事,现在听来,心头仍然很热。
公园的石路旁,立着一块块诗碑,每首诗歌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但故事并不仅限于在东河口发生。我留意到其中《有一种力量叫青川》等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世许,他是青川县卫生局副局长,这是2008年5月17日晚李世许爬在药箱上完成的:“躬身即犁,踏脚有岸,家园在手誓死相牵……有一种不屈叫青川,有一种力量叫青川,有一场挥洒,有一腔肝胆,有一群父老乡亲,叫——青——川。”
震后,李世许带领医疗卫生队赶赴木鱼镇,组织医疗急救和开展防疫,见证了温家宝总理深入木鱼镇视察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的感人场面,亲历了无数人间大爱。他每天24小时值班,深夜,就爬在药箱上写下一篇又一篇诗歌。
一本关于东河口的幸存者回忆录就要出版了。书的作者为《广元日报》女记者熊芙蓉,我在东河口也碰到了她,这个女孩,已经在这里采访很久了。然而书还没有出版,关于她变成了“东河口的媳妇”的故事却流传开来。她笑着说,谜底在书中。
东河口的故事每天都还在发生。只要人还在,新的故事就没有结束。
记者手记
有一种精神在流淌
短暂的回访,熟悉而陌生的感觉,我一路走一路寻觅。废墟上已经铺好了路;幸存的村民们有的选择离开,更多的人选择留下来。从擦干泪水的脸上,重现笑容;从一片废墟的地上,重建家园;从曾经关闭的饭馆商店,重新开张……我渐渐明白,所寻觅的东西无处不在。
青竹江依旧流淌。有一种精神,也流淌在东河口人的血液里:乐观坚强、无惧艰难、从头再来。
大难之后,东河口正在崛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