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委员热议 怎样让百姓把钱花出来? |
2009-04-30 |
|
“2月底,我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在省政协十届六次常委会上,这个数字一再被提起,对我省存款状况关注的背后,有着委员们的潜台词:拉动内需,不仅需要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也需要有效提升百姓消费。
怎样让百姓把钱花出来?在讨论中,一个共识渐渐形成:刺激消费,一方面需要提高信心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发优化消费新领域。
加快社保体系建设增强消费信心
背景:现在该不该买房?刘潇有些犹豫。房价的回落,让她觉得这是个改善住房条件的好机会,可一想到没有工作的父母亲的养老、医疗费用,小刘又觉得应该多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小刘的情况只是个个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项预期支出压力和失业风险成为许多家庭支出的后顾之忧,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信心。
会上,代表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发言的张列加委员呼吁:转变消费观念,鼓舞消费热情、增强消费信心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着力点。而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增强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的底气。
建议: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当前最迫切的是针对各地普遍反映的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统筹层次偏低,基金支撑能力弱等实际问题,采取措施,提高社保统筹层次,比如在认真总结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省级调剂机制,完善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使用管理办法,力争今年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帮助地震灾区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使用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率先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切实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
同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有效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而开展新型农保试点的关键是资金筹集,核心是政府补贴资金必须到位,应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财政对新型农保试点补贴标准,同时参照财政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办法,具体明确省、市、县各级财政的分担比例。
“口红效应”挖掘文化消费有潜力
背景:2008年,四川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9.9%,占GDP的2.04%。这再次验证着一个观点:文化消费增长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即所谓的“口红效应”。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尚有广阔的空间,完全可以为成功度过经济的‘冬天’作出独特的贡献。现在正是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利时机。”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主任苏海红认为,大众文化消费具有人均支出少但覆盖面广、总量大、见效快的特点,鼓励大众文化消费,是在经济危机时刻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建议:利用“口红效应”,扩大文化消费,需要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文化消费品。因此我省应把“打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区域文化市场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2至3年的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建立四川省文化产业担保专项资金,扶持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产品、服务和项目建设。建立四川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机构和文化企业融资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对重点项目优先安排低息贷款,财政给予贴息扶持等。
同时,规划实施一批关系社会民生、壮大文化产业实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比如两年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遗产保护、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城古镇、民族村寨、藏羌文化产业走廊、成—德—绵—广文化产业带等的恢复重建。加紧建设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消费积极性高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地域文化特色浓厚的有影响的文艺品牌。
升级乡村游打造城乡互动消费的重要载体
背景: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下降10.3%,但乡村旅游总收入却增长了60%。在大会发言中,有委员提出:乡村旅游是加快我省灾后重建、恢复旅游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然而我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不足,也同样备受委员们关注,“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有的未认真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和客源市场,对自然景观要素把握不准,把城市‘符号’大量移植到乡村,破坏了乡村的独特风貌。”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子华直击关键问题。
此外,委员们认为基础设施不配套,可进入性和居留条件较差;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宣传促销不力等因素,也制约着我省乡村旅游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建议:各地应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大旅游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调整以及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加以统筹;特别是坚持乡土为根,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细分客源,差异发展。
提升乡村旅游档次,离不开投入的增加,建议放活乡村旅游经营权,鼓励引导企业、经济实体、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返乡农民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每年全省农村发展投资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组建乡村旅游发展担保公司或推动农户联保,解决经营户融资困难,对新建和升级的乡村旅游实体给予重点扶持。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王欢 实习生 谢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