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时15分,一架从芒市至昆明的MU5972航班抵达昆明机场,7名中国远征军回到昆明,雨中,迎接老人们的是鲜花和祝福。“我好幸福,从来没想过可以回中国,可以回四川。”川籍远征军刘召回下飞机后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因为这是他流落缅甸近70年后第一次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回国探亲的中国远征军有9人,其中有2人在瑞丽,其他老人从瑞丽到昆明,再回各自的家。昨天下午3时,送老兵去机场的大巴车早早停放在酒店门口。在大厅的一张木桌上,放着一幅字画,画中是一个由玉雕刻的“家”。老人们合影留恋后,在亲人的搀扶下一一上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挥手,再见……考虑到老兵们的身体状况,司机特意减慢车速。下午3时20分,大巴车离开瑞丽城区,朝芒市机场而去。川籍老兵刘召回坐在车子的第3排靠窗,窗外掠过的每个景色,老人都贪婪地仔细端详。当汽车行驶到距离芒市40公里的一个小山坡处,“那里,我们打过仗。”刘召回突然激动地说。他说,“我们在这里打了7天,打死了几十个日本人。”山坡渐渐被抛在车后,老人却回头、再回头……那里长眠着他的战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下午5时11分,大巴车抵达芒市机场。走在候机厅里的刘召回手舞足蹈,说话的声音明显大了很多,“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坝子,现在成了飞机场了。我没在这里打过仗,晓得以前有很多四川人在这里住。”老人回忆,“当时,有许多四川姑娘在这里生活,她们经常爱问‘大伯你咋到这里来呢?’”这一切,在刘召回的心里似乎刚刚发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下午6时左右,开始安检。对于刘召回来说这是第二次坐飞机,第一次就是他抗日时期。瑞丽市公安局针对远征军的特殊性,他们特事特办,给远征军办理了《外国人出入境证》,以方便他们登机回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晚7时许,飞机朝着昆明飞去。40多分钟的飞行途中,机长舒发相站在通道口广播,“各位旅客,今天,我们的飞机上有一批尊敬的客人,他们是抗日远征军,因多种原因流落缅甸近70年,从未回过家,我们欢迎他们。”顿时,机舱里响起热烈掌声;“还祝福他们身体健康。”机长又送上一句祝福,掌声再次响起来,持续长达一分钟。 tujian.org
晚8时15分,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志愿者给老兵们送上了鲜花。川籍老兵刘召回一遍又一遍告诉记者,“我好幸福,从来没想过可以回四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昨晚,他将在昆明度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注川籍老兵之一 刘召回:离家70年乡音不改 tujian.org
白发,黑衣,灰裤,再加上一双拖鞋,这就是刘召回老人的衣着打扮。老人一口标准的四川话让记者吃惊。昨天,老人向记者讲述了离家后近70年的日子。 tujian.org
在刘召回16岁那年,他在岳池被一个叫“罗兵”的召去当志愿兵,成为36师106团第3营第3连机枪手。和刘召回一同参军的还有5个老乡,“我们一路从贵阳打到宝山,又攻到腾冲,好多战士牺牲在日军刺刀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攻下腾冲无钱回家去缅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强渡过怒江之后,刘召回所在部队开始攻打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召回说,“当时,我们穿的粗布黄衣,脚上穿的是草鞋,腿上都结冰了。雨下得特别大,我们部队全部住在树林里,靠吃炒面喝雨水过日子。想进攻又攻不下,每进攻一次就伤亡一次。”转机是在几天后。部队出动3架战斗机轰炸山顶,部队趁机攻下高黎贡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高黎贡山40天的战斗中,就有38天是倾盆大雨、电闪雷鸣的天气。这滇西数万民众从栗柴坝渡口至高黎贡山大脑子,组成了人体的“传送带”,男女老少不分昼夜地将弹药、粮食和军用物资送到前线。 tujian.org
腾冲收复后,刘召回所属的部队就去了台湾,他一个人从云南宝山徒步走到畹町然后到了缅甸。当时,他也想过回家,但畹町距离四川太遥远,又无回家的路费,他只得放弃这个念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到缅甸,刘召回帮人砍柴、挖地,一天可以挣1元钱。他说,“那时,钱挣得不多,消费也低。我帮人挖烟地就挖了10多年,花了10万缅币买了块地,自己搭了几间房子。”之后不久他又与一名中国姑娘结婚。后来刘召回又开始做起小生意。如今,老人已有4个儿子和1个女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牵挂家乡人老人回家心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人现在最关心的是家里人,在酒店里他拉着记者的手一次次地问,“家里现在有哪些人?家里人过得好不好?”“老人家,你家里现在有你的弟媳、姐夫,还有很多后代。”记者告诉他说。老人听后似乎还不放心,又问“他们生活过得好不?”“好。”记者肯定地回答。老人才长舒一口气,“好过,就好啊。我现在在困难处,不能帮他们心里难受。”老人自责道。 tujian.org
雨下个不停,雨点打在叶片上,发出清脆声,隔着玻璃窗,老人望着窗外,双眼充满期待。记者能感觉到他想回家的急切心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注川籍老兵之二 朱凯:“我想回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29日,对于生活在缅甸密支那的杨子臣、朱凯等4名中国远征军来说永远难忘,他们第一次聚集在了一起,讲述起反攻缅甸时的故事,一段埋藏60余载的历史再次被人关注。四川老兵朱凯在异国虽生活了60余载,但他却忘不掉曾住过的那几间茅草房,忘不掉四川话,忘不掉四川的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离家60余载唯能听懂四川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同一个城市,川籍远征军朱凯的生活与杨子臣相比算是不幸,家境贫穷的他从未回过中国探亲。这些天,由于从缅甸密支那通往南堤沿路多处设有军卡,本报记者根本无法走进朱凯的家。今年93岁的朱凯获知有四川的记者在缅甸采访,老人在女婿的陪同下坐车赶到密支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想回家,因为腿坏了,不能走路再也无法回家了。”这是老人见记者说的第一句话。10多年前,朱凯老人不小心摔伤左腿,从此再也离不开拐杖。当天,为了接受记者采访,他专程挑选了一件新衣服,还将一枚中国远征军纪念章戴在胸前。实际上,他穿的衣服是广西电视台在采访他时送给他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现在基本听不见了,得对着他右耳大声说话。”女婿蔺以富说。老人在缅甸生活几十载,现场云南、山东的记者甚至当地人跟他交流,他都一个劲地摇头,称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却唯独能与本报记者交谈。这一举动令现场每个人都很惊讶。从他讲述中记者获知,朱凯是四川人,老家具体位置在他记忆里已经模糊了。但他记得有一个哥哥叫朱树云,早年已故,还有侄儿朱中林和朱中良。这是他现在在四川唯有的2个亲人,至今未能取得联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日经历连妻儿都不曾告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第5军22师60团第二营第二连重机枪手。”说话都不利落的老人却能将这个记得如此清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起反攻缅甸,攻打日本人的时候,老人右手一挥激动地说,“我那时打死好多日本人。”这段抗日经历,老人连妻儿都不曾告诉。蔺以富说,“我都是最近几年才知道岳父是远征军,他从未提起过。我后来知道他们部队在攻下缅甸噶迈之后,由于撤退时没能跟上部队,才留在了缅甸印多举,后来又艰难地生活了下来。”时间一长,朱凯在缅甸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并在印多举成了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62年,朱凯在距离密支那33英里处的南堤开了一家饭店。老人有三儿一女,遗憾的是有2个儿子已经病故,在世的儿子在缅甸末英火车站当站长,女儿朱全美是位老师。由于儿子工作比较忙,老人和老伴跟女儿生活。在缅甸南堤,只在每天晚上7点到8点通电,老人就定时在这个时间段看电视,虽然视力不好,老人还是坚持要看中国的电视频道,并收听中文台广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请帮老人寻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家以前有5间房子,全都是草房。”在朱凯的记忆里,家乡的一切就是那几间自己曾住过的草房。他看着身旁的杨子臣说,“我们好多年没见了。”“不要担心,你会与家乡亲人取得联系。”杨子臣安慰着他。临走前,蔺以富希望本报记者帮忙替老人找到在四川的两名亲人,并留下了他在缅甸的电话:(086201)8962027。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国探亲团成员名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钟云清广西北流人,91岁,现居缅甸曼德勒 tujian.org
2.林峰广东梅县人,87岁,现居缅甸曼德勒 tujian.org
3.王之平河南孟津人,88岁,现居缅甸曼德勒 tujian.org
4.刘招回四川岳池县人,88岁,现居缅甸腊戌 tujian.org
5.经明清(另名:经乘国)江苏句容人,现居缅印边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王子安湖北黄坡人,现居缅甸木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蔡振基广东梅县人,现居缅甸棒赛 tujian.org
8.杨子臣四川三台县人,90岁,现居缅甸密支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张浩东河南西平人,现居缅甸木邦一保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 周海波 杨涛 云南昆明报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