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两岸抗战史研讨会召开 学者吁建抗战军人资料库
2009-08-21
第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8月15日在北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 (魏恒)第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开幕,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会议主要围绕“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展开讨论,参加交流的论文共有50余篇,涉及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战时期的经济、文化,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侵华日军细菌战、大轰炸、虐杀劳工等罪行,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等多方面内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和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语汇一致的反邪恶战争,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一段很长时间内,抗日战争研究不能摆脱简单化、政治化,所幸的是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两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的、积极的改变,抗日战争研究已经走出了单纯的军事史、政治史的范围,并突破了党派政治的狭隘思维,向着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领域前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表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出现了“抗战史热”,抗战史研究成为发展非常迅速活跃的领域。有人认为,这是涉及到两党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中日关系的政治问题。通过这些年来不断与一些日本、韩国学者进行共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大家都对日本的侵略、军国主义进行谴责,但是角度也有很大不同。现在回头来看,有关抗战史研究的思考仍需不断深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自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认为,讨论抗战应分为三部分:一是国民党部队,二是共产党部队,第三个就是台湾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台湾被割让沦为殖民地直到光复,台湾人民进行了50年的抗日战争。“在祖国大陆有抗战8年的说法,东北人说是抗战15年,那么站在台湾人民的立场,我们是抗日50年。”他还说,在近代中国衰落过程中,台湾人民为祖国首先担当苦难,最后光复才恢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所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应该有台湾人民抗日的展馆和展览。

tujian.org

  台湾“中研院”近代历史所研究员张力则建议,两岸共同搜集,为参加过抗战的中国军人建立资料库,包括他们的姓名、籍贯甚至简历,逐渐累积起来,这在历史的人道关怀方面相当有意义。他举例说,今年3、4月间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一个刻有中国军人姓名的墓碑,从中认出有当年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成员。“可是在整个抗战时期,有多少来自中国各地的人,到今天为止还有家人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到底是死在滇远边区的山里面,还是在内战当中死掉,或者是到了台湾,或者是到了什么地方?”

tujian.org

  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鹏仁在发言中提到,日本的朝云新闻社出过一百多本的战史,对每一场战役都有详细记录,比如几年几月在什么战场,与日本军队作战的中国部队编号、装备、兵源人数等。可以根据这些记录来对照大陆跟台湾的有关史料,努力厘清整个抗战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正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承办。全国台联会长纪斌,原北京市政协主席、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白介夫,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兼执行长、中国国民党文传会党史馆主任邵明煌等出席开幕式,会议为期两天。第一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在北京召开,每两年在大陆或台湾召开一次。

     相关链接
    ·两岸抗战史研讨会召开 学者吁建抗战军人资
    ·广西关切台湾灾情 自治区主席马飚致电慰问
    ·特写:金厦横渡六千米 六十年后梦终圆
    ·台湾海基会洽请海协会提供后续救援物资
    ·两岸学者在京论抗战 冀尽早共享史料共写史
    ·小林村“头七”:法会寄托思念 生活还要继
    ·小林村头七祭:上千家属哭断肠 孝子酒瓶砸
    ·通讯:金门县长期许厦金交流“好上加快”
    ·厦门泳渡金门 两岸首次开启通信联络保障机
    ·湖南为台湾募集赈灾款物980万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