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天津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天津西站这两天搬家 临时站安全“不临时”(图)
2009-07-24
  随着天津铁路西站正式动迁临近,车站开始紧锣密鼓忙“搬家”。届时,西站搬到新改造的杨柳青客站后,将把铁路运输及旅客安全放在首位,目前已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加大人力投入加强客流组织,并安装查危仪、天桥隔离栏等设备,做到临时客站安全“不临时”。

  昨天记者在车站看到,不少“家当”已被打包,并标上号码,近一两日内将正式开始“搬家”。据悉,车站将采用边运营、边搬家的方式,尽量将准备工作做充分。为了不影响正式动迁前旅客在西站购票及候车,首批将搬运后勤部门的物品及办公用品等。最后再搬运站内的售票系统、列车时刻显示屏、广播系统等设备,杨柳青站内候车区则将使用西站原有的坐椅、软席,届时西站将把拆卸下来的近千把坐椅搬到杨柳青站进行安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百余人上岗杨柳青客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津西站客运部门共有二百余人,加上杨柳青车站原有的十余位工作人员,将全部到杨柳青客站上岗工作。通过加大人力的投入,对关键部位密集设置工作人员,确保旅客出行安全。”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站客运人员已分期分批到新客站熟悉作业环境、设施和工作流程等情况,掌握各种服务设备的操作方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柳青客站启动后,将加强客流组织,对售票大厅、候车室、进出站通道、站台、天桥等旅客高度聚集场所,集中部署进行秩序的维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旅客对站房不熟悉的情况,站内还有专门的引导人员,并设立咨询台,确保旅客及时顺利购票及进出站,方便旅客适应新的候车环境。

tujian.org

  -设三台查危仪封堵危险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确保行车安全,杨柳青客站对于危险品的查堵力度也丝毫不马虎,强化查危防爆。据悉,两台查危仪将从西站搬到杨柳青站,加上杨柳青站原有的一台查危仪,三台查危仪将分别摆放到普客列车候车室及动车组候车室入口处,全天24小时开机检查,坚持人机并检,旅客通过行包安检后方可进入候车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还要加强对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安全畅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桥设隔离栏客流顺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柳青站充分考虑客流突增、天气突变、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客流积压等非正常情况,已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状况,为有效提高旅客进出站速度,避免客流积压,车站将采用“高峰分流”的措施,在客运高峰期会启用站内既有地道进站。旅客先从普客候车室以及动车候车室分流进站,使旅客在进站时即得到了分离,随后旅客经新建天桥和既有地道再次分流进入三个站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站内新建天桥需要满足旅客进站和出站双向通行需求,为确保安全,施工人员还将在车站天桥上设置一条隔离栏,届时进、出站旅客分别从隔离栏两侧通过,防止出现一进一出的客流对流现象,确保进出站安全顺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天津:2.29亿扩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大学生到企业接受就业实训 找工作前做足功
    ·公交708路26日开通 西青开发区乘客出行更便
    ·南开区开发就业岗位 全年新增就业3.2万人
    ·露天电影回归 宁河架设政府与群众的“连心
    ·白明28日携《打眼2》来津 再揭古玩做局迷雾
    ·动物园举办首届踏青游园会 现役警犬来助阵
    ·白衣天使社区义诊 和平区世昌里成医大服务
    ·海事部门严抓“两船”专项整治 确保水上安
    ·天津:水上等公园最新改造效果图首次亮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