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冬天新疆居民应重点防范猩红热、布鲁氏菌病 |
2009-04-30 |
|
今年冬季新疆居民要重点防范猩红热、布鲁氏菌病了,12月8日,记者从新疆卫生厅公布的11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告中了解到,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比去年同期有上升趋势,因此,自治区卫生厅提醒全疆居民要谨慎防范。 自治区卫生厅工作人员说,今年11月全疆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1481例,死亡32人,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6/10万、0.156/10万和0.278%。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5.29 %;死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7.78 %。其中,与去年同期有上升的疾病为猩红热;较去年同期减少的疾病为甲型肝炎、麻疹;另外,较去年同期上升的的疾病还有布鲁氏菌病。 在谨慎预防猩红热、布鲁氏菌病的同时,还要谨慎预防当前正处于流行性的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自治区卫生厅已发出通知,要求全疆各地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部署,切实落实好疾病监测,疫情报告、暴发疫情现场流行调查与处置、健康教育宣传、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等防控措施。对于甲型肝炎和麻疹仍然高发的和田市、伊宁市、库尔勒市等地,要查找原因,切实提高常规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积极倡导和动员免疫规划服务对象以外的易感人群(包括流动人口),按照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相关疫苗。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过去也叫波浪热、布氏杆菌病、马耳他热等,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羊、牛、猪等家畜。人们一旦食用病畜的肉、内脏和奶液,或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空气,或在饲养牲畜过程中及给牲畜接产中,病毒通过黏膜、皮肤裂痕等进入机体,就可能导致感染。本病有较明显的职业人群和地区性,主要发生在农牧区的饲养、放牧者中,加工、屠宰、皮毛收购及经营人员以及兽医也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因此此病属于地方病和职业病的范畴。近年来随着市场贸易和牲畜自由买卖活动的不断活跃,非疫区和城镇的散发病例开始增多。 此病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热。典型的为波浪热型,但近年来此种情况已很少见。现代的布病发热,是呈持续性高热、弛张热、不规则热或长期低热等。症状二是关节肌肉痛,多发生在腰、膝、肩、肘、髋关节等处,也可出现于手指、脚趾、腕部和踝部,个别患者呈游走性。三是乏力。病人体力明显下降,体虚无力,什么都不想干,一点劲儿都没有。四是多汗。患者易出汗,即使气温不高也出汗。此外,布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对许多系统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肝脏受累会出现肝功异常,循环系统损伤可发生脉管炎,神经系统被侵害可呈现末梢神经炎、脑膜炎等。 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食物,涮肉、烤肉务必洗净烹熟。对从事牲畜饲养、皮毛肉类加工的职业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按照相关工作制度及防疫要求认真去做。对病畜和死畜的肉、内脏及皮、毛等要深埋或烧掉,并做好现场的消毒、清理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