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民族团结事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辉煌成就 |
2009-04-30 |
|
如今,在这广袤的祖国西部边疆,民族团结之歌响彻天山南北,民族团结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着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 改革开放30年,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是取得这一成就的重要基础。 “三个离不开”思想得到党中央充分肯定,为新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1981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讨论新疆问题时指出: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少数民族干部,新疆的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汉族干部,新疆的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回到新疆重新主持工作的王恩茂同志根据中央的指示,明确提出新疆民族关系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即“两个离不开”的思想。 上世纪90年代,自治区党委进一步提出新疆民族关系中“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并要求把“三个离不开”作为各族人民的行动准则。广泛、持久、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新疆家喻户晓,在各民族心中深深扎根,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新时期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新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在国家政治制度上的生动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目前自治区正、副主席中50%为少数民族,地、县(市、区)行政首长86%为少数民族干部,党政机关省级、地厅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占总数的55.36%。 新疆的地方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追求立法数量到注重立法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完善、全面发展的过程。截至2007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07件,法规性决议决定119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78件,单行条例18件,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体系;对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我区的遵守和执行,推进我区的民族法制建设,保障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广泛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各民族在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古尔邦节”、“肉孜节”期间,都能享受到法定节日假期和节日食品供应。在有土葬习俗的少数民族中,政府不推行火葬,并通过划拨专用土地、建立专用公墓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充分保障下,新疆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发展,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人才队伍茁壮成长 自治区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新疆教育工作的重点,在经费投入、基建、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保证,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自治区始终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锡伯、柯尔克孜、俄罗斯7种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在部分高校或部分系科,运用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语文授课或从事科研。 加强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是长期以来自治区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到2007年底,自治区“双语”教育教学班已有4505个,就读学生人数达到14.5万人。 国家、自治区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除在区内各高等院校培养外,还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包括在内地高校举办新疆民族班和选派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出国留学等。1999年,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发达城市举办新疆高中班,90%以上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007年扩大到28个城市、50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5000人,“十一五”末将达到1万人。 参照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模式,自治区从2004年起在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主要招收边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十一五”末将达到1万人。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1950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仅3000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少数民族干部4.6万人。目前,已达到34.8万人牞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牞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牞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56%牞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562倍;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占全区妇女干部总数的66%以上。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大众民族文化 新疆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价值珍贵,在中华文化宝库占有重要地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源流的保护与利用,深入发掘整理历史文化遗产。 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和保护,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07年,全区共有108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艺术事业呈现繁荣景象,优秀剧(节)目不断涌现,“歌舞之乡”的美誉久盛不衰。 目前,新疆共有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9个,演职人员4057人。有艺术表演场所26个。近年来,新疆创作演出了一大批突出时代主旋律、形式多样化、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优秀剧牗节牘目。这些剧(节)目获得人民群众称赞,在全国各类会演、评奖中得到了极高的荣誉。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新疆健儿获得了一银两铜,创造了历史性佳绩。以新疆体育中心体育馆和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设施建成使用,为自治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生机勃勃,目前,自治区已经挖掘整理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35项。新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表演项目在全国和自治区民运会上都获得优异成绩,民族传统体育已成为各族人民追求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阵地。 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战略举措,让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3494.42亿元,比1978年增长16.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17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比1978年增长38.9倍,年均增长13.6%。 1978年至2007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42.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09.1倍,其中中央投资5611.51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4.4%。200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9063.22亿元,超过新疆解放以来5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一批水利、交通、通讯等重大项目建成,对支持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优势资源转换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7.48亿元,是1978年的15.9倍。新疆正在快速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大区的历史性跨越。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不同时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千方百计集中有限的资金,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扶贫攻坚、改水防病、通电修路、合作医疗、牧民定居、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的战略举措,改变了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新疆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2001年—2007年,自治区累计解决了208.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40多万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新世纪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农村防病改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925亿元,解决了农村778万人和近30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十五”以来每年有30万以上的人员实现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突破性进展,劳务输出已成为各族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从2004年起,自治区在全疆地震易发、多发地区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到2007年底,已累计投入资金321亿元,共新建、加固抗震房152.2万户,691万群众住进新居,其中重点解决了南疆四地州农村贫困户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30年弹指一挥间。回望30年来党的民族工作在新疆的伟大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欢欣鼓舞。我们坚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2020年新疆与全国同步跨入小康社会时,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疆,将以崭新的形象和无穷的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