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疆罗布泊发现一具干尸 与彭加木有五大相似
2009-04-30
6月2日,探险爱好者刘先生和朋友一行4人在位于哈密大南湖戈壁与罗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拍照时,一具干尸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里。 他们上前细看,发现这具干尸身长约170厘米左右,其上身穿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还有一件黄色的手工编织的毛背心,下身穿蓝色长裤,左手边的沙土中有一块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牌机械表。从干尸的风干程度和其身边所有的物品特征来看,其死亡时间指向了上世纪80年代。 这个人会是谁呢? 刘先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30岁以上人都熟悉的名字——彭加木!看过一些资料的他依稀记得,彭加木的身高在172厘米左右,走失时好像就是这样的穿着。 于是刘先生来到本报,想请记者协助自己查清这具干尸的身份,他说:“首先,我觉得他有很多特征与彭加木先生极为相似,其次,无论干尸是谁,弄清他的身份,都可能是对他以及他亲人的一个交待和安慰!” ■尸体特征 穿白衬衣蓝长裤 手戴上海牌机械表 干尸仰面朝天平躺着,1/3还埋在黄沙中。野外探险者们走近细看:此人体型偏瘦,高鼻梁,紧闭着双唇,眼眶深陷,面朝向罗布泊方向,尸长约170厘米左右,脸部和裸露的双脚皮肤完全焦黑,薄薄的一层贴在骨骼上,双手只剩白骨,无异味。 其上身的白色的确良衬衣因为年代已久已不完整;但上身穿的一件黄色手织毛背心和下身的蓝色长裤还比较完整,皮带头为老式的插扣式,左手边的沙土中有一块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牌机械表。 为保护现场,刘先生等人没有翻动干尸及其周边的沙土,因此暂时也没有得到其他能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当同伴们根据经验和遗留物做出死者遇难时间至少在25年以上的判断时,刘先生忽然想起了一个名字——彭加木! 难道真的会是他吗? 6月15日,结束此次探险的刘先生迫不及待地来到本报,希望通过媒体把这具干尸的身份弄个水落石出。 彭加木失踪之前 就是这样的衣着 22日,记者带着干尸照片的打印件找到了曾经给彭加木先生开车的王万轩老人,就我们的疑问进行求证。 老人接过照片打印件看过后,并没有直接表态。 但他却详细问了发现干尸的地点和特征。在听记者说了大概方位后,他说基本上是一个方向,但没有那么远。 他还谈到,彭加木先生走失时,罗布泊温度很高,因此他不记得彭加木先生穿了毛背心,但他清楚地记得,彭加木当时穿着蓝色长裤和外衣,至于衬衣,彭加木先生有一件蓝色的,一件白色的。对于记者提到的手表这一细节,老人说,彭加木先生肯定是戴了手表的,但具体是什么牌子的,他不知道。 记者采访结束将要告别时,王万轩老人又特意嘱咐我们:“这两年,常常有人在寻找彭加木,也有人说找到了他的尸体,但最终都被否定了,因此,这一次你们应该格外慎重!”他还提醒我们,当时探险团共有10个人,3名司机,他是彭先生指定的车队队长。现在,大多数当年探险队成员已退休回了内地,只有他与另外两人生活在乌市。 五大特征与彭加木极为相似 核心提示“我往东去找水井。”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留下纸条,往东去了!其实无论是官方组织的搜救队,还是民间的探险团队已在这块土地上苦苦寻找了27年,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气一样在罗布泊地区神秘蒸发了,留下诸多的猜测给后人。27年之后的今天,几位野外探险者发现的这具干尸会是彭加木吗? 1、在罗布泊附近 当年,彭加木的走失地,在库母塔格沙漠罗布泊镇附近以东,而此次野外探险者们发现的干尸,则在罗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附近。 2、170厘米身高 在有关彭加木的特征描述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他生前为宽额头,身高172厘米。此次发现的这具干尸,身高恰恰在170厘米左右,从图片上也能看出,死者生前是宽额头。 3、白色的确良衬衣 据曾经给彭加木先生开车的司机、当时的车队队长王万轩老人回忆:至于衬衣,彭加木先生有一件蓝色的,一件白色的。而此次发现的这具干尸,身上穿的正是一件白的确良衬衣,而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衣料。 4、蓝色长裤 王万轩老人清楚地记得,彭加木当时穿着蓝色长裤,这与探险者们发现的干尸特征也是一致的。 5、上海牌手表 彭加木走失前戴了一块上海牌手表,但是已经没有人记得这块手表的表带是金属的还是皮革的了。而在这具干尸身上,恰恰有一块上海牌手表。 ■专家声音 可能是哈密大风所为 这具干尸是在库母塔格沙漠一处偏僻的沙窝里发现的,如果是彭加木,为什么几位野外探险者这么轻易就找到了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所长魏文寿介绍,以硅化木为例,许多硅化木都被埋得很深,可是经过山体的生长、沙丘的移动和风蚀等原因,它们就可能会暴露在地表。而今年哈密地区出现了几场大风,掩埋在沙子下面的尸体是完全有可能在风将沙子吹开后重新暴露在大家面前的。 沙丘移动可能带走干尸 魏文寿所长也表示,要确定这具干尸是不是彭加木,确认发现地点非常重要。当然,沙丘的移动可能带动干尸移动,但是移动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同时,魏所长还表示,如果确定了地点后,最好还是进行DNA鉴定,从而确定干尸身份。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时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