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池启动淤沙治理方案 湖面缩小难题将缓解 |
2009-04-30 |
|
天池湖面缩小的难题有望在三年后得到破解。昨日(4月23日),记者从天山天池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获悉,总投资达3600万元的天池海南(天池南岸)淤沙治理项目方案日前正式启动,有关方面将通过筑坝拦沙、清除淤泥等方法,解决天池湖面不断缩小的问题。
4月7日,自治区有关厅局及阜康市相关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通过了天池海南泥石流防治方案。工程工期2年至3年,由天池管委会自筹资金进行建设。
据了解,海南淤沙治理项目方案能有效地防止泥沙进入天池,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的发生,因为天池的泥沙全部来自上游山谷,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近年来,为了增加农牧民收入,各地大力发展畜牧业,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超载放牧现象严重,草场急剧退化,裸地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进入天池。
为此,早在2003年,天池管委会就联合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进行了三工河流域泥石流防治研究及方案设计工作,并开展了以生态移民、定畜禁牧、工程防治、生态恢复为内容的体系治理工作,以期从生态治理上解决泥石流的发生。
时至今日,天池上游区域生态得到了一定恢复,上游冲至天池内的泥沙有所减少。
相关连接
天池不治理80年后消失
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堤坝就是一条天然冰碛垅。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
1982年,天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天池湖面面积不断缩小,有关调查表明,从1971年至2003年,天池囚泥石流的侵袭,泥沙向湖心推进了217米,而2003年至2006年,天池的湖岸线又前进了54米,沙进水退的局面使得天池湖面卯多年来缩小了3.47%。
天池湖水深度由10年前的平均100米降至目前的80米。有关人员推算,如果不治理,按照目前的萎缩速度,天池可能在80午后消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