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打造“生态型”天池 旅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2009-04-30    | 
           
          | 
       
      
        | 
 近年来新疆多角度入手,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池进行全方位治理,力图打造“生态型”天池。 
 记者从天池景区所在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了解到,天池景区通过补偿形式取消了主景区的导游马匹,对牧民接待毡房实行限量、定点管理,并设立了专门的羊只屠宰点。天池景区还在盘山道和主景区实施“生态保护围栏工程”,投入250万元进行综合整治,拆迁违章建筑1000多平方米。经过综合整治后的天池景区,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0%。 
 与此同时,天池景区还投入9700万元对三工河谷690户牧民实施了生态移民,并计划投入1亿元对三工河谷剩余牧民进行搬迁,投入100余万元对三工河谷古榆进行拯救性保护。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景区、牧区和林区的矛盾,实现天池主景区永久性封育禁牧,天池管委会租赁牧民主景区草场2800亩,并出资1500万元开发喷灌草场和围栏草场,引导和帮助农牧民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逐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池景区牧民经营性毡房由过去的500多顶减少到现在的50余顶。在海北坝体、娘娘庙、盘山道两侧人工种植符合景区原生植被要求的树木、灌木和草场,使天池主景区的生态保护和景观恢复工程初见成效,旅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