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彭加木生前单位领导宣称干尸绝不可能是彭加木
2009-04-30
新闻链接:干尸死亡年龄接近彭加木 新闻午报    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4月18日消息 本报讯据《西部商报》、新华社报道,截至17日晚记者发稿时,中国科学院专家小组对疑为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遗体干尸的取样工作已经结束。从牙齿推断,干尸与彭加木当年失踪时的年龄基本相符,但要确认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签定。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赶赴敦煌进行取样的专家小组了解到,根据鉴定工作需要,有关专家对干尸部分骨骼、肌肉进行了取样。取得的标本将带回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   据记者了解,抵达敦煌的是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玉军、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武等。   17日上午,记者来到敦煌市七里镇政府,找到了干尸的第一发现人之一的孙学虎、刘强。他们协助专家对干尸的长度测量,约在170厘米。三位专家从头到脚对干尸认真细致的观测后,最后从牙齿判断,该干尸的死亡年龄在52~55周岁之间,而彭加木当年失踪时正好是55岁。   另据记者了解,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部分专家以及当年参加科考的彭加木的一位警卫人员于16日同期抵达敦煌,参与了对干尸辩认过程。   2005年10月,中科院寒旱所组织的科考队曾从干尸上取样,送有关科研机构进行DNA分析,但在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且后期保存不善,导致DNA鉴定失败。   取样工作结束后,干尸将继续在敦煌市博物馆保存。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