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罗布泊干尸需经DNA鉴定 新疆科学院表示不乐观
2009-04-30
  去年冬季,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董治宝研究员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在一沙窝处意外发现一具男性干尸,而这具干尸所在的位置距离彭加木失踪地点西南方向不足20公里,处于沙漠腹地。   “会不会是彭加木的遗体?”考察结束后,董治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   由于按国家有关科考的规定,科考队在发现人类尸体等遗迹时,必须在原地妥善保护,不得随意移动,且发现干尸时正值冬季,气候条件也并不允许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研究,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夏训诚当即表示等到今年开春时进入罗布泊,以确认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   “彭加木失踪20多年来,我们多次接到发现干尸或其他物品的线索,但因发现地距其失踪地太远,被一一否决了。此次发现的干尸,由于身上、身旁没有任何衣物、物品,目前还很难确定是不是彭加木的遗体,但干尸所在地与彭加木失踪位置不太远,所以我们决定去考察。”夏训诚说。   据悉,彭加木当年离开营地时随身带有两台相机、一只水壶和几个笔记本,脚穿一双翻毛皮鞋,而这些都是确定遗体身份的重要证据。另外,夏训诚等人还将对发现的遗体进行采样,比对彭加木亲属的DNA信息以确认遗体身份。   彭加木失踪始末 1980年6月上旬 彭加木率领一支10人科考队对罗布泊南部洼地进行考察   1980年6月16日科考队抵达库姆库都克后,发现所剩的水只够维持3天   1980年6月17日队员发现彭加木不见了,只找到一张纸条   1980年6月18日乌鲁木齐驻军派出2架地理空投救援物资,科考队所有人员出动寻找   1980年6月19日再次派出十多架地理和1支地面部队继续搜索   1980年11月10日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军区通讯部队等八单位搜寻了1011平方公里范围,但在寻找了41天后,彭加木依旧下落不明   新闻追访   遗体有可能“浮出沙面”   时隔20多年,经大规模寻找而未找到的彭加木的遗体,是否有可能突然“浮出沙面”?   今天上午,一位曾在新疆沙漠干旱地区从事考古工作多年的学者告诉记者,如果当年彭加木确实是在找水过程中发生意外被流沙掩埋,那么,随着时间推移,流沙不断移动,他的遗体就有可能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浮出沙面”。   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遗体可能保存得十分完整,那么,通过DNA鉴定,就很容易确认其是否为彭加木。   今天上午,新疆科学院工作人员表示,以前也有多名探险者称找到了彭加木的遗体,但经确认均不是。此次只是再次寻找,并不能确认去年冬季发现的这具干尸就是彭加木。   文/饶沛杨章怀   彭加木与罗布泊   彭加木1925年生于广东,生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著名科学家。1980年5月,率一支综合考察队赴罗布泊考察,但不幸失踪。   业已干涸的罗布泊对于揭示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下的干旱区环境演变有重要价值,但由于罗布泊极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许多探险者在那里殉难或失踪。  相关链接   失踪后传言四起   彭加木失踪后,有关其下落的各种离奇传言不胫而走,先后竟有八到十种之多。   在这些说法中,最主要的是,罗布泊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基地,彭加木是被外星人劫持走了;还有说彭加木是在找水过程中遇到了猛兽,被猛兽带上了阿尔金山等。   最离奇的说法是,某学者曾在国外的一家报纸上发表文章说,自己曾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同彭加地理遇,但彭加木可能是有顾虑,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所以对他的问候不理不答。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