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探险队发现疑为失踪26年彭加木遗体的干尸 |
2009-04-30 |
|
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学家彭加木曾发起并组织大规模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进入罗布泊地区次数最多的中国沙漠研究专家夏训诚是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他1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专访时说:“目前还不知道那具遗体是否就是彭加木同志。不过根据发现的地理位置分析,距当时彭加木同志失踪的地点不远。”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随后,新华社于6月23日最早报道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此次在彭加木失踪地附近发现干尸的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董治保研究员。他去年冬天在那里进行野外考察时,在一处偏僻的沙窝里发现这具干尸,旁边没有任何衣物或其他物品。根据国家关于科学考察的规定,科考队在发现人类尸体等遗迹时,必须维持原样,在原地妥善保护,不得随意移动。因此,科考队决定,做好位置标记,撤离发现地,等春天气候条件允许时再次进入。
夏训诚说:“彭加木同志离开营地时随身携带两台相机、一只水壶,穿着一双翻毛皮鞋。这些物件是确定遗体身份的重要证据。”他说:“我们这次还将对发现的遗体进行采样,在找不到其他证物的情况下,将通过DNA测定,比对彭加木同志亲属的DNA信息,从而确认遗体的身份。”
彭加木失踪后,解放军和中科院曾组织3次大型搜索行动,动用10多架飞机和一支地面部队,但除了发现脚印外,始终未能找到有关彭加木的任何其他线索。
位于新疆东南的罗布泊曾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当年楼兰人在湖边筑起10万多平方米的古城。业已干涸的罗布泊形如一只巨大的人耳,被称为世界“旱极”。由于罗布泊极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历史上许多探险者在那里殉难或失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