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寄托哀思 乌鲁木齐人性化关怀促文明祭祀 |
2009-04-30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进入4月以来,通往新疆乌鲁木齐各公墓的扫墓者络绎不绝,人们在雨中寄托着对故人的牵念。而各方提供的人性化关怀,使扫墓者倍感文明祭祀的好处。
据乌鲁木齐规模最大的东山公墓负责人介绍,1至2日两天,仅东山公墓祭扫人数就接近20万人次。在熙攘的祭扫人群中,手捧鲜花的人明显多于去年。一位捧着菊花的郭女士说,“鲜花清新美丽,更能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怀念。” 在东山公墓各墓区,鲜花成为最多见的祭品。
乌鲁木齐四大公墓为祭祀的人们准备了鲜花、扫把、水桶和抹布,供人们免费使用的小焚烧盆等。利用公墓提供的条件,献一束鲜花,擦一遍亲人的墓碑,没了烟灰没了鞭炮声,方便而清洁。在公墓管理者的良苦用心下,越来越多的扫墓者接受了这种文明祭奠方式。
为方便家有老人不便远行的家庭清明祭拜,乌鲁木齐燕儿窝殡仪馆还推出将骨灰带回家的新服务。燕儿窝殡仪馆主任张卫金说,“虽然目前将骨灰领回家的还不多,但已经引起不少人关注。”
早在扫墓高峰到来之前,乌鲁木齐公交总公司不仅准备了30辆大客车由市中心直发墓区,还增加了多条线路公交车的运力。用于扫墓活动的车辆悬挂“专用车”标志,标明票价。在市政府的倡导下,扫墓者大多选择搭乘公交车,他们既无须担心乘车不便,也不用怕小轿车太多阻塞交通。 国第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