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打造宜居城市成乌鲁木齐市“十一五”建设目标
2009-04-30
该规划将建设宜居城市作为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目标,从城市安全、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城市交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城市特色等方面按照宜居城市的要求制定建设目标,并分步实施。 “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用地重点发展方向为: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东北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重点发展米东新区和昌河新区。 与会的专家对该规划评价整体不错,并对一些细节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市规划局将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搜集起来对规划不足部分进行修改完善,待上报并通过审批后实施。 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 此次近期规划对宜居城市的建设从城市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城市安全方面:切实掌握因自然因素和人工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地点和危害程度,对地质灾害易发地点明确治理要求和治理后的利用安排;控制好生产中存在使用和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单位的建设用地。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按照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要求,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中落实各项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 在改善城市景观质量方面,控制市内观看重要景观点(如博格达峰、红山、雅山、鲤鱼山等)的视线通廊和各重要景观点之间视线通廊不被建筑物阻挡;对不良景观(如坟场、裸露地面)应加大改造力度,近期无法拆除或改变现状者,要用树木遮挡视线;保护有特色的建筑和立面及特色街道沿街立面不被遮挡;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建筑要进行保护,并将其建筑特色吸收到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 呈现多元旅游类型 “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旅游业将遵循旅游与商贸相结合、观光与丝路寻古探幽相结合、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呈现多元化的旅游类型。 重点开发丝绸之路新北道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消闲康乐健身旅游、特色购物旅游、会展商务旅游、特色生态系列感知游、丝绸之路冰雪风情与康乐健身度假游系列、田园风光与农家乐民俗风情旅游系列、冰川考察与登山探险旅游系列、节庆旅游系列。新建住房两千万平方米 乌鲁木齐“十一五”期间将完成房地产投资300亿,新建房屋面积2000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占到80%以上。到“十一五”末,乌鲁木齐居民达到人均25平方米的住房建筑面积。 此外,还要通过建设用地、财税政策等方式控制高档写字楼、别墅、高档公寓和大户型项目建设;重点搞好昌河新区、米东新区内配套居住的建设,发展新市区和水磨沟区的住宅建设。新增100多个小绿地 按照到2010年把乌鲁木齐建成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和到2013年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该规划计划乌鲁木齐新增100多个街头绿地、公园绿地和小游园。 近期搞好人民广场、鲤鱼山公园建设,扩充面积、增强特色、形成风格。远期将在沙依巴克区建设城市海景公园、西山生态公园;水磨沟区新建文化遗址公园和七道湾公园。交通拓展向外发展骨架 “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城市道路建设目标为:拓展市区向外发展路网骨架,加强与米东新区和昌河新区快捷的交通联系;对中心城区内的道路进行改造;加快乌鲁木齐县近郊乡村道路与旅游景区道路建设速度。 近期建设道路有:北外环路、北京路北延、喀什路东延及改建、文光路北扩、西二环路、东二环路、北站三路、喀什路西延。改建的道路主要有:东过境路、七道湾路、新华路、河南路、河滩路、友好路以及乌鲁木齐县近郊乡村道路建设。昌河新区和米东新区道路建设分别依据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新建和改建。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