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柳瑜玲 昨日是聂耳音乐(合唱)周的第二天,晚上8点,由玉溪聂耳竹乐团和云南省歌舞剧院民族音乐团共同倾力打造的精品民乐音乐会——《重彩音画》,在玉溪聂耳演艺中心首次上演。云南民间竹乐与中外器乐的融合,奏出了扣人心弦的交响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晚的聂耳演艺中心,近千名观众观看了演出。音乐会在一曲《金蛇狂舞》的丝竹乐声中拉开序幕,在打击乐器的鼓点声中,竹乐和民乐完美融合到了一起,博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艺术家们在现场为观众演奏了五头葫芦丝、牛角琴、龙头大四弦、鸟窝鼓四种比较罕见的演奏乐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彩音画》由“音乐天堂”(序)、“水的回音”(第一卷)、“山的交响”(第二卷)、“云的和声”(第三卷)以及“浪漫云南”(尾声)五个篇章构成,时长约一个半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的回音”,主要采用丝竹、笙箫、三弦等民族、民间乐器,展现了云南水的灵动,而《小河淌水》、《捉泥鳅》、《花腰快调》等一支支观众耳熟能详的乐曲,配以舞台绚丽的多媒体背景,带来了一种现代的视听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打破了传统的演奏模式,台上的演出人员,随着舞台的升降变化,时而出现在绿油油的芭蕉林前演奏,时而又骑在牛背上缓缓前进拉奏乐器……观众席里不时传出“太美了”、“场景融合太好了”的称赞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演员们的服装也各具特色,有的身穿着反光面料的演出服,有的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有的静坐演奏乐器,有的边舞边演奏。不一样的装扮,不一样的演奏风格,还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让台下的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tujian.org
聂耳音乐(合唱)周大合唱比赛的第二场比赛,昨晚8点也在玉溪聂耳文化广场举行。14个合唱团体已悉数亮相,今日晚上8点将举行隆重的颁奖晚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话主创人员总导演陶春 表演形式有重大突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南素有“乐器王国”的美誉,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乐器有200多种,约占全国已知乐器的五分之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陶春表示,《重彩音画》的出炉,不仅是为了能在聂耳音乐( 合唱)周上演出。早在一年前,其一行就在琢磨云南音乐如何发展的问题。“玉溪有聂耳竹乐团,但是竹乐不能完全代表云南的民族音乐。于是,就有了玉溪聂耳竹乐团和云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强强联合的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重彩音画》在表演形式上做了突破,演奏者不再是坐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并通过音乐、视角、灯光以及高科技的“LED”大屏幕,创造出不一般的视听效果。 tujian.org
音乐总监刘晓耕 “不会是一夜的疯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晓耕谈到《重彩音画》时,点评其将是“一场靓丽的乐器展示”。“那些从未集中展示过的乐器,将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tujian.org
刘晓耕这样描述云南的音乐元素:“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往往来源于泥土,是从地里长出的声音。可是这些东西没有附加值,有些单薄,需要艺术的精加工。”于是,玉溪聂耳竹乐团加入了民乐和一些西洋乐器,进行了新的创新。“《重彩音画》融入了当代甚至有行为艺术这样的表现手段,这样的创新符合了当代的审美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场演出不会是一夜的疯狂!”刘晓耕坚信集合了声音、图画和表演“三位一体”的《重彩音画》,有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重彩音画》会在视觉和听觉上带给大家重重的震撼。”总撰稿人张庆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彩音画》还有一个版本” tujian.org
《重彩音画》的节目编排上,聂耳作曲的音乐相对较少,柴可夫斯基等国外音乐大师的作品却出现在其中。对此,张庆华作出了解释,《重彩音画》是一个“世界交融”的音乐会,要用云南民间乐器奏出世界经典名曲,恰恰是印证了云南乐器的世界性和包容器,为其走出云南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彩音画》排演的玉溪聂耳演艺厅是建造较为独特的演出场地,有着魔方一样的旋转舞台,中国第一的LED电子大屏幕,都给整台音乐会增加了重要的视觉元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特殊演出场地打造的《重彩音画》,是否会因为场地问题影响到其走市场化的路线呢?张庆华说:“为了适应其它场所,《重彩音画》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节目也相当精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