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老人字凤英,是一生当中的第一次走出村子。昨日,第一次坐汽车的字凤英老人和她45岁的小儿子字应伟一家,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青华乡漾江村委会下介堵自然村,迁移到了宾川县鸡足山镇新川村委会的新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感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搬新家“当然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清晨6点30分坐上车子,下午2点30分才到达。8个小时的长途行车,让字凤英老人感到了极度的不适。刚到新家,宾川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就到家里给她看了病。医生说,她只是晕车反应,用点药就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字凤英的小儿子字应伟告诉记者,他们全家7口人。他和妻子、两个孩子,母亲和两个未成家的哥哥也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刚搬进的新家是92平方米的小户型,只有一层楼,一间堂屋,两间卧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巍山搬过来的时候,家里面的老家具几乎都不要了。只是从老房子上拆下了一车木料拉来了。字应伟说,既然是搬新家,住新房,家具自然要新买了。问起他们一家搬到新家的感受,字应伟说,“当然好了。在老家的时候,我们住的只是父辈留下的老瓦房。来这边住砖混结构的小洋房,怎么会不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次用蜂窝煤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移民安置指挥部给每户人家准备了蜂窝煤炉和蜂窝煤。字应伟一家从来没用过。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慢慢地适应。这也算是换新家的新感觉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字凤英老人一家一起搬到宾川鸡足山镇新川村的,还有与他们同住在巍山县青华乡漾江村委会上介堵村和下介堵村的33户村民。他们34户村民、132人,是小湾电站移民搬迁的第一批移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此,大家就是宾川的一员了。”宾川县县委书记陈继谷在首批到达的移民欢迎仪式上说。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雄在欢迎仪式上说,“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关注你们的生产生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运送首批移民的6号中巴车上,大多是茶文珍家的人。73岁的茶文珍有5个儿子,3个儿子的3个家庭,都同车搬到了宾川的移民新村。三儿子字应国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过来以后就可以上学了。大女儿上高一,等安顿好后,也要把她转过来上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茶文珍与五儿子字应攀同住。字应攀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搬到新家后,他将到专门为移民新区新建的小学去上学。小儿子才两个月大,一直背在字应攀背上。字应攀还有个妹妹,和他们同住。因为到外面打工去了,这次搬迁没过来。移民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上门来为茶文珍一家发门锁。6把锁,一把大的锁大门,5把小的锁内门。茶文珍说,他们原来居住的老家,离青华乡的街子有4公里路程,走路去赶街要2个多小时。老家那边是山区,这边是坝区,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77户移民本月搬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在移民安置现场忙碌的宾川县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宾川县移民局局长段树宏,向记者介绍了新川村安置点的情况。2004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确定宾川作为小湾电站外迁安置地。2005年5月,宾川县成立了移民局。2006年2月28日,正式进入小湾电站移民安置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满足小湾电站移民的农业生产安置需要,首先开展的就是移民安置点的土地收归工作。为了完成规划安置地总面积为28070.5亩土地的收归任务,宾川县抽调了近百名工作队员。目前,土地收归已完成98.7%。接下来的工作,是土地整理推改成水田。为了解决移民安置区的饮用水问题,投资780万元,去年6月,整个饮用水水系贯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将到宾川县安居的小湾电站南涧、巍山两县外迁移民为677户2664人,他们将被分别安置在新川村委会的3个安置点。3个安置点共有3种户型的代建安置房,大户型192平方米,中户型172平方米,小户型92平方米。每户所分配的面积,都是根据移民原来的居住情况,并结合移民意愿建设分配的。移民区距宾川县城10公里,有班车,交通便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省政府要求,小湾电站1240米淹没线以下移民必须在5月底搬迁结束,根据宾川外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情况,南涧、巍山外迁宾川677户移民从5月7日开始至28日结束。记者 秦蒙琳(春城晚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