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给徒弟发五六百元,人家也不愿意学,为哪样?我弄了这么多年还穷困潦倒,谁愿意学啊?”在昨天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座谈会上,如何靠手艺维持生计、技艺如何传承,仍然是很多“活化石”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tujian.org
座谈会在宜良县学成饭店举行,这里新开了云南首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来自昆明14个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聚集在一起,语言淳朴、神态腼腆,花灯、昆明滇剧、土陶、剪纸、嵩明花灯、石林彝族刺绣、石林大三弦等民间技艺传承人悉数亮相。其中,昆明电视台《缪师来了》节目主持人缪师就是方言相声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中,有一件作品卖出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成功者,带着几个徒弟;但大多还是无法倚靠技艺过活、找不到徒弟的传承人。 tujian.org
座谈会结束时,传承人都拿到了来自昆明市政府的一份大礼——从今年起,昆明市对53名“非遗”传承人每年每人补助生活费2500元。昨天,他们合计领到了132500元。此前,省级文化传承人获得3000元生活补助,昆明有58名传承人享受到这项政府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物素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年投千万建博物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传承人中,高志永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他的木雕作品都需定制;售价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带着几个徒弟;自费开办了宜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采访中,他说,在未来10年,他将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仅里面木雕材质就价值上千万。 tujian.org
昨日开馆的宜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300多件展品绝大多数来自高志永,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传承人能在这里展示、销售自己的作品。高志永说,传承比较复杂,不能依靠政府的扶持资金,要想继续下去传承人必须“自救”,要在保护过程中创新,要有新思路,作品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在他的构想中,博物馆的房檐、木门雕刻要做到中国第一,融进中国5000年来的文化,大概要10年才做得完。届时,他要把自己2000多件作品都摆放进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给徒弟发五六百工资 tujian.org
来自宜良的传承人刘明洪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捏的土陶人朴拙、生动,他坚持的土陶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先后两次开土陶店都惨淡收场。后来,他又回到农村,开始钻研老艺人的土陶、收集资料、寻思城里人的喜好,照着书上的25个少数民族捏出各种形态的陶人。现在,他的毛收入达到五六万,十多厘米高的土陶人卖200多元,六七十厘米高的能卖到2000多元。销售都是通过集市摊点,他不打算搞店面了,而是想着做酒厂、茶厂的大单,“零卖是苦不着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现在越来越顺了,刘明洪还是收不到徒弟,前前后后带了五六个,最短的半个月,最长的半年。“一个月给徒弟发五六百人家也不愿意学,为哪样?我弄了这么多年还穷困潦倒,谁愿意学啊?”他叹气道,现在就是他和媳妇两个人在摆弄这些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席记者 罗南疆 实习生 周红萍(春城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