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宣传牌引网友质疑
专家:会让外地游客产生猜测 从而引发庸俗想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路边的宣传牌 网友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当这样一句地方俗语,被中共弥渡县委外宣办制作成巨大的宣传牌,竖在高速路边时,让很多路过的外地人不解其意,猜想之余甚至产生庸俗想法。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外宣办用这样的俗语做宣传又是否合适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1日,一网友在本地论坛上转帖转发图:“4月份到临沧出差,在祥临公路上偶然拍到,弥渡县委外宣办在公路边设置了一块‘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宣传牌。”在他提供的图片上,一块巨大的宣传牌上写着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几个大字,下面的落款是中共弥渡县委外宣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图片里的宣传语,网友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是讲当地风光很好,欢迎客人来玩;还有的认为,这是夸弥渡女人漂亮、能干,男的到了弥渡家都不想了;甚至还有的人认为,是说当地社会风气很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宣办:这是为了宣传弥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各种猜疑,弥渡县委外宣办一李姓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块宣传牌位于弥渡县和祥云县交界处的祥临公路边,因为自古大理流传“去(kè方言音)到弥渡,不想媳妇;去(kè)到红岩(ái),不想回来”。弥渡花灯四海闻名,人称“花灯之乡”,外地人来到这里,吃得好穿得好,天天听唱花灯,当然不想媳妇,家也不愿回。外地人不了解这种地方文化内涵,才产生歧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政府宣传注意艺术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博士说:“到了弥渡不想媳妇”是当地民谣,民间沉淀起来的民谣,可以以民间文学文本的形式宣传,但把在民间流传正常、被当地许多人认可、又包含有让人产生误解的语素放在公共地方宣传,会有误导作用。外地游客看了会产生猜测,从而引发一些庸俗想法,同时,这也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尊重。因此,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在道路边这样立牌宣传欠妥当,政府部门搞正规旅游宣传,要多注意宣传语言的艺术性和健康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罗成(生活新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