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姚安坝子细雨飘飞,数万亩移栽不久的烟地喜逢甘霖,前期烟苗的长势让栋川镇清河村的村民们喜上眉梢。莲花池二组农民杜丽芬心情别样好,自从土地流转到村里统一经营后,在自家的地里帮公司打工每天有30元的报酬,每亩每年能收回700元租费,还有700元红利。和杜丽芬一样,从耕耘土地转变为经营土地的708户入股农民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好收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姚安县栋川镇清河村党总支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大胆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增值。从去年3月开始,一场以村“两委”为主导,公司为运作主体,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践悄然在千亩流转土地上展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清河村人均耕地只有0.85亩,农民困在这点土地上,饿不着,富不起。村党总支深刻地认识到,小农经营难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经过深入思考和多方探讨,党总支一班人下决心把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去年3月,由村委会发起,村里组建了姚安清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成“两委”班子和公司董事会为一体的经营实体,708户农民将1035亩土地以每亩每年700元的地租作价入股。土地流转出来后,种什么,怎么种,经村党总支多方探讨,动员部分党员带头承包管理起30亩到100亩不等的土地,确保了流转出的土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清河村党员周荣说,多数党员首先把自家的土地入股合股进来,有了带头人,群众心就稳,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涨,零散和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产值产量大幅度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上千亩规模的土地经营管理,公司打破了以往农户一年两茬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行一年三茬种植,除种植烤烟以外,还复种蔬菜和小春等农作物。为培养一批致富能手,清河村党总支还积极创建“田间管理”、“农机操作”、“致富先锋”等特色党支部,把党员培养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全村农业生产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通过一年的大胆实践和探索,公司收入达385.4万多元,赢利3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40元。清河村从现代农业中尝到改革创新的甜头,通过组建公司,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空壳村”的问题。姚安县县委书记李自云说,“清河模式”把村“两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村委会实力增强了,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好事的问题,从而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权建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短?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姚安县栋川镇清河村,农民群众常常会脱口而出这样一句直白的话语:“干什么,问支部;怎么做,看党员。”群众的语言是心境的表白,它充分阐释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农村,如何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凝聚力是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清河村党组织面临“土地怎样集中起来,由谁耕种,用工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面对群众的疑虑,清河村的党组织在改革中迎难而上,创造出“支部办公司、公司建基地、党员树新风、农民为股东、效益让于民、和谐促新村”的“清河模式”,创造出“村两委 公司 作业组连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新路子。村党总支、村委会、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不仅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谋划者、推动者,而且成为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通过产业化的运作,村委会实力增强了,不仅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好事的问题,还强化了市场主体意识,顺应市场需求导向,以试行土地流转为支点,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把党的工作落实在产业发展上,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李毅铭 通讯员 纳晓敏(云南日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击进入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