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摩梭人自建唯一母系氏族社会民俗博物馆
2009-06-17
新华网云南频道5月18日电(记者丁耘 施思思 李怀岩)在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的泸沽湖畔,至今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摩梭人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梭民俗博物馆,以此向外界展示“正宗”的摩梭传统文化和发展变化史。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文化流失得很快,摩梭人的许多东西在逐渐消失,我们觉得应该做些什么,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摩梭。”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落水村的翁基次·尔青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位于泸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馆是国内民间唯一一家关于摩梭文化的博物馆,由当地村民翁基次·尔青和他的朋友汝亨·次仁多吉共同创办。

tujian.org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介入使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习俗已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比如除了传统的“走婚”,在婚俗形式上也融入了与外界相同的一夫一妻制婚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吉说:“提起摩梭人,许多人随即想到的就是神秘的‘走婚’,仿佛摩梭文化中就只有走婚,仿佛摩梭男女对待感情特别不专一,走婚甚至成为混乱性生活的代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对摩梭文化深深的误解,”今年38岁的尔青说,“走婚绝不是儿戏式婚姻,它以双方感情为基础,不受法律、宗教、地位和经济等因素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外界对摩梭传统文化的扭曲和误解,激起了尔青和多吉开办摩梭民俗博物馆的想法。 tujian.org

摩梭民俗博物馆自今年2月起正式修建,预计明年6月开门迎客,是在之前一个简单的陈列室基础上修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1998年起,尔青和多吉走村串巷,四处收集摩梭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拍摄日常生活的照片等。经过3年多的筹备,耗资50多万元,2001年,陈列室对外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陈列室有6名工作人员,占地近4亩,内有展品800多件,分为民俗陈列馆、祖母房、花房、喇嘛经堂、达巴馆、图片展览馆、茶马古道馆、服饰馆等。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增设摩梭名人馆、饮食馆、影片展览馆、真人展示劳动作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摩梭人目前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4万余人。作为世界现存唯一的母系氏族社会,摩梭人仍然保留有“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被称为“东方女儿国”,走婚双方生下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摩梭人崇尚自然,主张保护居住周围的每一寸土地和山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列室在当地小有名气,门票20元。从陈列室到博物馆,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尔青、多吉和他们的摩梭朋友。至今,两人连贷款加借款,已花费近90万元人民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及今后的打算,尔青很乐观,“博物馆建成后会更加丰富充实,我们打算一步步扩大它的影响力,之后还要请英文讲解员、印外文手册、办民俗文化网站,让更多人了解摩梭文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认为,创办博物馆的想法很好,“许多游客对摩梭文化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了解上,对当地风俗也有一些误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上,现在各地少数民族同胞保护传统和文化的意识日益强烈,积极收集即将在民间消失的东西,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体现了大环境下的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倾向。在云南孟连,傣族老人们自发编写村寨发展史;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设了国内首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还有孟连拉祜族生态博物馆等,它们都保留了原始风貌,展示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就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云南省人大
    ·云南代表团召开全团会议推选白恩培为团长
    · 昆明公选8名县处级领导
    · 百名留学博士开始体验云南之旅
    · 昆明大学生首次创业最高补贴3000元
    ·云南省疾控中心完成禽流感病毒检测工作
    · 云南省公选110名县处级干部
    · 云南省边境民族民生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省工商局出台措施营造良好市场准入环境
    ·云南省通报省级行政机关实施四项制度推进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