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经过3年多努力,完成了植物共生菌的富集和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研究工作。据悉,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植物无论是一粒种子还是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生态环境,种类和丰度不同的微生物栖息其中。无论是生活在植物体表还是组织内部,也无论它们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如何,这些微生物可以统称为植物共生菌。对于目前尚未成功培养的微生物包括为数众多的植物共生菌,运用宏基因组的研究策略发掘其基因资源,可为医药和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带来创新成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过进化生物学途径从植物共生放线菌中寻找强生理活性化合物”等支持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英研究员等专家,开展了为期3年多的研究。与宿主植物相比,共生菌的基因组和生物量非常微小。因此,构建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必须首先突破共生菌富集的技术瓶颈。专家们经过努力,在植物共生菌的富集方法上取得突破和创新,同时依托共生菌富集方法的独特创新,构建了国际上首例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由课题组构建的滑桃树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极具开发潜力,不仅库容量大,而且蕴含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多样性,文库的基因组来源涵盖7个门类200种以上的微生物,其中以放线菌和变形菌的种类最为丰富,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未可培养微生物或新种来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不依赖培养的微生物宏基因组作为新颖的基因资源,既是生物技术发展的源泉,也是发现新酶和开发生物催化剂的新途径。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这一崭新的基因资源,极有可能为生物催化剂的研制提供源头上的创新。记者 熊燕(云南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