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应用面积近亿亩,促农增收100余亿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米、马铃薯优化种植,作物病害大大减少,两者亩产实现吨粮;烤烟、玉米(马铃薯)优化种植,粮食产量增加一季,土地利用率提高84%;蔗前玉米(马铃薯)优化种植,甘蔗从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减少农药用量78%以上……由我省科学家朱有勇及其所率团队创立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技术体系,将现代生态控制病害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机结合,为农作物防害增收撑起了保护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多年研究,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团队自主创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理论和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了农作物病害防治的新突破。在此理论基础上,云南农大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增加粮食产量、控制病虫害为主要研究方向,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新技术,创新发明了玉米和马铃薯间种、烤烟和玉米(马铃薯)间种、蔗前玉米和(马铃薯)间种的优化种植原理与方法。不仅节约了土地,而且作物病虫害减少一半以上,产量翻番,粮经结合每亩可促进农民增收62至91元。同时,中心还依据此原理完成了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和高原玉米种质资源多样性利用等多个项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心已建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平台,建立了较完备的4个技术体系:作物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体系、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发技术体系、作物多样性光热营养利用和生理生化研发技术体系。在中心创建的技术体系支撑下,呈衰落之势的农业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包括玉米、荞麦、蚕豆、马铃薯等在内的56个传统地方品种已得到恢复利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心已先后在昆明、红河、玉溪、文山、楚雄、保山、曲靖、大理等地区建立起13个万亩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示范点,累计完成示范推广4318万亩。示范区内主要病害防治效果达到73.1%,至少挽回因病害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9.5亿公斤,减少农药的使用成本2.5亿元,提高土地利用率16.1%,净增产粮食21亿公斤,促进农民增收29.4亿元。目前,研究成果已在云南、四川、江西、菲律宾、印尼累计应用面积近亿亩,促进农民增收100余亿元,减少农药用量60%,大面积恢复使用传统品种500余个,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记者 熊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南日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