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乡村医生28年溜索为村民看病 出诊不分时段(图)
2011-03-03

怒江溜索医生[YiSheng]邓前堆 首席记者 黄兴能 摄

邓前堆在医务室

夜间带着家人去给患者打针

  因为一场大病

  他走上了从医道路

  因为随叫随到

  他获周边村民[CunMin]信任

  因为一条溜索

  他被全国民众熟知

  因为28年坚守

  他成就平凡的伟大

  悬空30米,跨越120多米的距离,不足20秒就能抵达。

  当你以旅游者心态去尝试溜索时,你体会到的或许只是那根跨越在怒江上的溜索带来“高”与“快”的刺激;其中的危险,或许只出现在你的潜意识里。但是福贡县拉马底村的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邓前堆却深刻明白这种危险。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MeiYou]爬起来。“最开始也紧张害怕,历经过生死考验后,早已习以为常。”

  46岁的他,是拉马底村委会的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他负责的6个村民[CunMin]小组分布在怒江的东、西两岸。为给两岸人民看病,28年来,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场严重痢疾 他走上行医之路

  1964年,邓前堆出生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怒江东岸的一个[YiGe]傈僳族村寨。事实上,他是怒族。

  1983年,初中毕业的邓前堆帮哥哥普前堆背了酒、面等副食品到缅甸去卖。走了3天到达缅甸后,还没开始赚钱,他就感染上了严重的痢疾。回到村里,他在村里的诊所躺了4天。当时给他看病的医生[YiSheng]叫友向叶,比他大不了几岁,20多岁的年龄,像个大哥哥。

  友向叶问邓前堆:病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邓前堆:很难受。

  友向叶:那愿不愿意学?

  邓前堆:没有[MeiYou]基础,怕是也没机会。

  友向叶:你想当,想跟我学,我就去跟领导说。

  因为看中邓前堆不嫌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工资低,还上过初中,又有心从医,友向叶向村干部汇报了此事。3天后,经过乡卫生[WeiSheng]院批准,他成为学徒,开始了学医生[YiSheng]涯。

  一开始,邓前堆先跟着友向叶认识药品,在正式上岗之前,他还被派去乡医院培训了6个月。拿着每月28元的工资,师从友向叶学习了5年。

  “当医生[YiSheng]要温柔。”邓前堆回忆,师傅在教授他医术的同时,还时常教诲他,医生[YiSheng]对病人[BingRen]要温柔、有耐心,要像对自己家人一样。叮嘱他谨记,医者父母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邓前堆在工作中不断自学,并能学以致用。几年后,引荐他当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的友师傅当了村干部,他就成为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

  在简陋的拉马底村卫生[WeiSheng]室桌上,记者看到,邓前堆在2004年被云南省卫生[WeiSheng]厅授予“全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WeiSheng]贷款先进个人”,2006年被福贡县卫生[WeiSheng]局授予 “2006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石月亮乡中心卫生[WeiSheng]院授予“优秀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 2009年被评为“石月亮乡优秀党员”。

  一次用药过敏 谨慎用药刻心中

  上岗起初,邓前堆也会手忙脚乱,但是都能平稳度过。不过一次药物过敏事件,却让邓前堆一生难忘。

  那是他当医生[YiSheng]第二年的一天中午,一个[YiGe]女孩扶着阿妈早阿都来卫生[WeiSheng]室看病,当时友向叶恰巧不在。病人[BingRen]要求[YaoQiu]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邓前堆记得老师说过青霉素要慎用,万一过敏,是治不好的。

  没人指导的邓前堆,对早阿都撒了谎,说没有[MeiYou]青霉素了。病人[BingRen]接着又要求[YaoQiu]使用与青霉素差不多的药物。在她的坚持下,邓前堆就自作主张给早阿都打了庆大霉素。

  不料,打完针,病人[BingRen]才走出卫生[WeiSheng]室大约50米就晕倒在地。早阿都的女儿跑了过来。“邓医生[YiSheng],你刚才给我妈妈打了什么?”“庆大霉素啊!”“庆大霉素?我妈妈吃庆大霉素的片剂都会过敏。”邓前堆立即给病人[BingRen]喝了一瓶葡萄糖,并迅速跑去找友师傅。

  “我当时被吓坏了,如果病人[BingRen]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师徒俩快速跑回到卫生[WeiSheng]室,见早阿都在女儿的搀扶下,能慢慢走路了,才松口气。此后,他给病人[BingRen]打针吃药,更加谨慎。至今,没有[MeiYou]再发生过病人[BingRen]药物过敏的事件。

  一个[YiGe]“被迫手术” 直到现在还有遗憾

  原本,邓前堆的职责是预防保健,打打疫苗,以及帮村民[CunMin]们看一些小病。但在缺医的拉马底村,他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做些“大手术”。

  20年前,一个[YiGe]老师和他媳妇两人酒醉坐卡车回家,停车的时候,老师媳妇小腿上的皮被铁板撕成一个[YiGe]“7”字形。

  邓前堆说,情况很紧急,他抖着手给对方缝了18针。这是迄今为止,他做过的最大手术。

  还有一个[YiGe]手术令他记忆犹新。十年前的一个[YiGe]傍晚,害扎村民[CunMin]小组村民[CunMin]邓扒才上山干农活时不小心从陡坡上跌落。右眼眼角裂开,眼珠掉了出来。邓前堆溜索过去见到伤者的第一个[YiGe]反应是,让家人立即把伤者送往治疗条件好的福贡县人民医院或石月亮乡卫生[WeiSheng]院。但伤者家属因为贫困,加上伤者体重140多斤,过溜索也是难题,只能就地治疗。病人[BingRen]和家属很坚决,说邓医生[YiSheng]不治,乡医院也不去了,死就死在这里了。

  思虑再三,邓前堆要求[YaoQiu]对方家属写个证明,“万一治不好,不要怪我,我也尽力而为,能看多少就多少”。

  “证明,我们也不写了,生产队长和会计都在,大家一起给你作证。我们不会赖账,死了人也不怪你。”

  就这样邓前堆开始了第二次大手术,一边消毒,一边用棉球将泥巴吸出来。缝了3针后,紧张的他,对旁人说:“你们也帮我看着,不要戳到眼球了。”缝下第四针,终于缝好,这时已经深夜。

  邓前堆回到家后仍然心有余悸,“主要是担心病人[BingRen]感染和失明。”第二天他赶到病人[BingRen]家里看到邓扒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并没有[MeiYou]感染的症状。后来他又连续溜索过去给伤者输了10天液。最后,邓扒才的眼睛总算保住了。

  如今,邓扒才的那只眼睛外观比较正常,但已经失明了。邓前堆很惋惜地说:“倘若我这里的医疗条件好一点,或者交通方便一点,病人[BingRen]受伤那天能够及时送到外地的大医院,那他的眼睛一定不会瞎。”

  一种朴实性格 不当干部只做医生[YiSheng]

  邓前堆的外貌,已经被岁月和怒江大峡谷的紫外线打出了少数民族汉子特有的痕迹。但性格上,他还保留着个性:坚决不当村干部,只做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

  10多年前,师傅友向叶转行当村干部没几年,邓前堆也收到任命书,以命令的形式要求[YaoQiu]他去做村公所生产干事,工资比医生[YiSheng]高两倍。任命他的村干部还说,这不是询问,而是通知,你不当也得当。

  倔强的邓前堆不愿去,连续喝了3天酒,也不去卫生[WeiSheng]室上班以示抗议。直到乡里另选他人,他才回到卫生[WeiSheng]室上班。

  邓前堆的逻辑是,当一个[YiGe]村干部不如当一个[YiGe]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好,医生[YiSheng]治病救人的知识是抢不走的。父母、家人、邻里有个病情,他都能派上用场。

  去年7月份,邓前堆每月的工资从原来的120多元,加到了现在的324.5元。可这些年村里出外打工的人月收入都在一千七八。回来的人都建议他外出打工,一个[YiGe]月就能赚回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一年的工资。

  邓前堆仍然没有[MeiYou]心动。“上半生做了这么久的医生[YiSheng],现在不做,对不起村民[CunMin]。”他极珍视每一件东西,所有的药柜、桌面、窗框、吊针水的床。他办公室里有一叠厚厚的处方单,不同于城市医生[YiSheng]的龙飞凤舞,邓前堆的字迹工整得像一个[YiGe]学生。

  知道村民[CunMin]们收入不高,邓前堆常常允许村民[CunMin]欠着他医药费。最多时,村民[CunMin]欠了一两千元的,最长的欠了十几年。一般,他不会主动要求[YaoQiu]村民[CunMin]还钱。他说,有钱的都会主动还,不来还的,只能说明家里肯定没钱,也就不去问了。目前,已经没有[MeiYou]村民[CunMin]在欠账。

  要有个像样的村卫生[WeiSheng]室,邓前堆一直坚持。

  现在的新村卫生[WeiSheng]室对面的危房,就是过去10多年一直用的老卫生[WeiSheng]室。4年前,看着门窗都坏了,邓前堆不愿意接受通过装修继续用的建议,坚持要求[YaoQiu]新盖一个[YiGe]安全的卫生[WeiSheng]室。

  最后由县卫生[WeiSheng]局和县林业局共同出资14万元,病人[BingRen]才有了如今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

  记者 谭江华 实习记者 刘莹 文

  记者 黄兴能 实习记者 陈创业 摄(春城晚报)

  更多内容请关注春城晚报明日报道

  记者视角

  在这儿出诊不分时段

  2月12日下午2点多,邓前堆忙完卫生[WeiSheng]室的病人[BingRen],背着药箱步行15分钟,赶至木加夺村为赵贵香老人看病。一路上,村民[CunMin]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他说,87岁的赵贵香老人关节风湿病疼痛不能到卫生[WeiSheng]室治疗,他已经连续5次到她家输液。

  在拉马底村委会所辖的6个村民[CunMin]小组,每逢有行动不便或患有急病的病人[BingRen],他都要挎上药箱出诊,而且“随叫随到”。

  忙碌,是邓前堆的生活常态。有时候还没起床,他就被一通电话叫醒,赶去村卫生[WeiSheng]室看病。下班后的出诊,几乎是邓前堆每天必做的事。28年来,邓前堆通过溜索累计出诊5000多次。

  不用说,半夜溜索相当危险。去年3月的一天晚上11点30分左右,害扎村民[CunMin]小组70多岁的开扒俄老人住的房子突然着火,老人被烧伤。

  邓前堆立即赶到索道处时,两岸黑乎乎的一团,他硬着头皮上。左手拧刹车,右手握电筒,他快速赶到。经过及时救治,老人现在只有手背部还留有些许伤痕,其余都好了。

  邓前堆70多岁的父母,每次都嘱咐他过溜索时绳子要拴好,不要慌张,要详细检查。妻子达付恒心里则是七上八下,无法入睡。

  危险的不仅仅是溜索

  邓前堆巡诊的间隔时间,一般是一个[YiGe]月,或者一个[YiGe]季度一次。

  巡诊时,他把药箱往肩膀上一背,一手拿着绳子和滑轮,就从位于东岸的村卫生[WeiSheng]室出发了。

  为了让记者知道他是怎么巡诊的,邓前堆还画了一个[YiGe]简单的草图。线路从纸面上粗看,虽然很简单,但遇险却是常有的事儿。

  好在,从1983年干起这个乡村[XiangCun]医生[YiSheng],他熟悉整个村委会的沟沟坎坎,包括每一座山不到一尺的窄路段。

  拉马底村委会包含害扎、老娃当、格扎、拉马底、托底、培建6个村民[CunMin]小组,总共265户人家,总人口1043人。按照联合国和我国的有关规定,超过25度的坡地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域性和历史原因,这6个村民[CunMin]小组中,除少数几户居住在较为平坦便利的江畔公路边外,其余大部分分布在坡度达50度以上的崇山峻岭之上。通往每一家的山路,都十分艰险崎岖。偶尔,邓前堆还会在山路上碰到蛇。

  其中从老王单到阿坡王的3小时路程是最危险的。路上石头多,下雨易打滑,得用木头梯子打头阵,支撑着走。这里的坡特别陡,最深处有50多米。他知道,一旦掉下去,必死无疑。

  爬坡时,木梯子和石头悬壁贴得很近,邓前堆相当小心谨慎。他先将药箱尽量贴在后背,以防乱动,再慢慢地往上走。(春城晚报)

     相关链接
    ·云南大理剑川林火复燃造成9死7伤
    ·高速公路连发两起自燃事故 24辆微型车被烧
    ·云南丽江森林火灾已扑灭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丽江政府凌晨开微博通报火情
    ·昆明称将确保房价涨幅低于人均收入增长水平
    ·委员郑凡建议官员财产公开一要申报二要公示
    ·校舍成危房被卖给私人 41名学生无教室闲散
    ·昆明普吉老青山发生森林火灾 明火基本被扑
    ·10岁男孩旧厂房玩耍被倒下木材压死(图)
    ·昆明3个月发生15起山火 过火面积20.47公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