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昆明公布新版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电话
2011-03-03

  昨天,市委、市政府[ZhengFu]再次向社会[SheHui]公布“新版”全市党政机关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LingDaoGanBu]包括市委书记、市长的职务分工情况和公务工作电话。

  近年来,由于领导干部[LingDaoGanBu]工作变动调整,电话号码有所变化,为方便群众查询,今天,市委、市政府[ZhengFu]向社会[SheHui]再次公布“新版”全市党政机关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LingDaoGanBu]包括市委书记、市长的职务分工情况和公务工作电话。这是继2008年2月16日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次公布领导干部[LingDaoGanBu]工作电话后再次向社会[SheHui]公布。

  新闻回放:

  人民网“观点频道”评论说:“昆明市在众多省会城市中,率先向全社会[SheHui]公布各级领导干部[LingDaoGanBu]联系电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党委、政府[ZhengFu],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担责、自我加压的领导集体,也让我们看到了昆明市将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的为民、亲民态度。因而,此举让百姓的心与党和政府[ZhengFu]贴得更近。昆明市的做法无疑深得民心。”

  央视国际、东方卫视等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而各大网站也就此事进行转载。新华网以“公布领导电话为何只有昆明做到了”为题评论说,打造阳光政府[ZhengFu],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止于口头喊喊而已,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昆明市委、市政府[ZhengFu]公布领导电话号码,这虽然只是工作作风转变的一小步,却是打造阳光政府[ZhengFu]的一大步,值得称赞。

  《北京青年报》以“昆明公布领导干部[LingDaoGanBu]电话号码有何深意”为题的评论文章认为,这种极富魄力的事情此前还鲜有所闻,因此,它不仅让昆明当地的市民感到兴奋,也让所有关注政治生活的人们感到振奋。“无论它是源于锐意求变的技术考虑,还是出于深刻的政治自觉,都是值得赞许的。”

  市政府[ZhengFu]相关人士介绍说,市民百姓打电话反映的问题范围十分广泛,除一些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事情之外,更多的涉及城中村改造、治安、环保、交通、噪音、房改、投资、村民选举、涉法涉诉案件、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等等。

  仅2010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LingDaoGanBu]共接听市民来电153825个,办结率99%。3年来,“一把手”电话在政府[ZhengFu]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搭起了一座直通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是对群众来电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回复,才让“一把手”与百姓间的“连心桥”越加紧密。“一把手”从老百姓来电中,及时解决了大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而这些及时、真实的信息又成为政府[ZhengFu]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应永生说,向社会[SheHui]公开全市领导干部[LingDaoGanBu]职务分工情况和公务电话,是加强全市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政务公开的一种形式。

  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认为,向公众公开电话号码反映出的是政府[ZhengFu]在理政方面的成熟度不断提高,政府[ZhengFu]对民众持有更加开放和敢于负责任的态度,通过全社会[SheHui]的监督可以构建一种强大的政府[ZhengFu]公信力,在增加老百姓监督权、知情权的背后,是不断积累起来的和谐社会[SheHui]“元素”。

  记者 李丹丹(昆明日报)

     相关链接
    ·云南大理剑川林火复燃造成9死7伤
    ·高速公路连发两起自燃事故 24辆微型车被烧
    ·云南丽江森林火灾已扑灭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丽江政府凌晨开微博通报火情
    ·昆明称将确保房价涨幅低于人均收入增长水平
    ·委员郑凡建议官员财产公开一要申报二要公示
    ·校舍成危房被卖给私人 41名学生无教室闲散
    ·昆明普吉老青山发生森林火灾 明火基本被扑
    ·10岁男孩旧厂房玩耍被倒下木材压死(图)
    ·昆明3个月发生15起山火 过火面积20.47公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