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动车事故救援存诸多疑团 去年江西脱轨救援更短--中图网
2011-08-01

  几乎所有的道歉和解释,都是在温总理到达的这一天才公布

dedecms.com

  宋冰 dedecms.com

  “7·23”事故[ShiGu]发生后,铁道部及相关部门的“奇怪”举措引发了公众巨大的质疑,但一直没有正面的回应。几乎所有的道歉和解释,都是在温总理28日到达的这一天才公布。

内容来自dedecms

  是谁宣布无生命迹象? dedecms.com

  24日一早,铁道部方面是否曾告诉媒体“不再有生命体征现象”,居然成了一个谜,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谜。

dedecms.com

  因为这个消息被央视传播开至少10小时后,在下午5点左右,仍然坚持要在原地搜救的温州特警队,在被称为“无生命体征”的车厢[CheXiang]里又搜救出一名幸存女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评论称:“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内容来自dedecms

  真相究竟如何?“正反双方”各有不同的说法。 织梦好,好织梦

  7月23日晚上事故[ShiGu]发生后,次日早上6:47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直播节目中,主持人两次询问正在事故[ShiGu]清理[QingLi]现场[XianChang]的一名央视记者,是否已经能断定车内无生还人员。该名央视记者称:“凌晨4点,这里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的现象,之后才决定要开始清理[QingLi]现场[XianChang]。”

copyright dedecms

  该央视记者随后还表示[BiaoShi]:“中铁22局的工作人员做了非常大的努力,用人工的办法,进行了一个人为的切割,对破损的破立面进行了切割,去寻找可能还有生命体征的人,但事实上证明,这样的人并没有能够找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现在的情况就是不可能有生还人的情况。”该记者在直播中明确表示[BiaoShi]。 copyright dedecms

  而昨天,一位当时在现场[XianChang]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有两名“权威人士”下了“没有生命体征现象”的论断。

织梦好,好织梦

  不过,28日铁道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ShiGu]救援[JiuYuan]前线指挥部负责人指出:“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厢[CheXiang]内无生命迹象,救援[JiuYuan]结束,但现场[XianChang]又搜救出生还者”,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织梦好,好织梦

  上述铁道部负责人介绍,事故[ShiGu]现场[XianChang]的列车车厢[CheXiang]被撞挤压严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音频探测仪无法穿透列车铁皮。又由于事故[ShiGu]车厢[CheXiang]空间很狭小,视频探测仪也施展不开。这种情况下,生命探测仪在当时事故[ShiGu]现场[XianChang]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本文来自织梦

  该负责人还表示[BiaoShi],在生命探测仪探测“车厢[CheXiang]内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现场[XianChang]指挥部没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JiuYuan]。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外,南方电视台记者昨日在网上发布的一段采访记录也显示,7月24日上午10点,现场[XianChang]进行救援[JiuYuan]的一位武警部队的指导员表示[BiaoShi],人员救助已经结束,不存在人员救助的问题了,现在主要是清理[QingLi]现场[XianChang]。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是谁决定结束救援[JiuYuan]?谁下令把车厢[CheXiang]拉下来搜寻? copyright dedecms

  不过,虽然铁道部否认停止救援[JiuYuan],但事发后媒体对当时坚持搜救的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采访,却透露出不同的信息。

copyright dedecms

  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中,邵曳戎明确表示[BiaoShi],曾经在24日下午接到指令说要把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CheXiang]用吊机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QingLi]。后来获救的小女孩伊伊正是从16号车厢[CheXiang]中被救出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邵曳戎在接受采访中称:“被追尾的16号车厢[CheXiang]压在铁轨上。当时,有人想把桥上的这节车厢[CheXiang]吊下去,吊到桥下去,进行清理[QingLi]。”此前24日上午掩埋出事火车头,就是为了方便大型吊车能够进入现场[XianChang]。

dedecms.com

  在记者进一步询问是谁下达了结束救援[JiuYuan],将车厢[CheXiang]拉下桥去搜寻的命令时,邵曳戎表示[BiaoShi],是当时在桥面上铁路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过,邵曳戎坚持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进行清理[QingLi]。“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QingLi]。” 内容来自dedecms

  虽然28日铁道部否认称未宣布停止救援[JiuYuan],但从对邵曳戎的采访来看,现场[XianChang]指挥部中确实有人提出了要将16号车厢[CheXiang]用吊机吊下来清理[QingLi]的想法,如果不是受到了以邵曳戎为代表的温州特警支队的坚持拒绝,很难想象这一方案是否会真的实施。

织梦好,好织梦

  实际上,虽然没有明确宣布放弃搜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将16号车厢[CheXiang]拉下桥来清理[QingLi]的方案本质上与放弃搜救也已经无异。因为吊机将车厢[CheXiang]吊离桥梁时,必然会对车厢[CheXiang]内可能的幸存者以及遗体都造成极大影响。

内容来自dedecms

  “如果直接从15米的高空吊下来,车上的散落物会形成冲击,对幸存者造成挤压,形成二次伤害,让原本脆弱的生命雪上加霜。”此外,由于车厢[CheXiang]内还有遇难者,直接吊下来,尸首可能会滑落在外,对遇难者也是一种不尊重。具备许多大型搜救和现场[XianChang]处置经验的邵曳戎如此解释为什么必须坚持原地搜救的原因。 dedecms.com

  不管是否正式宣布过已经停止搜救,但是在事故[ShiGu]发生后仅仅20小时不到,就依据“无生命体征”而做出用吊车将车厢[CheXiang]吊至地面清理[QingLi]的决定,相当于在极短时间内放弃了救援[JiuYuan],无疑是对生命的极大不尊重。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国际救援[JiuYuan]队医疗分队队长彭碧波就对媒体表示[BiaoShi],生命抢救黄金时间是72小时。针对有外伤的情况,专业人士认为48小时内存活率最高,24小时内存活率高达90%以上。过72小时,存活率才降到20%以下。 本文来自织梦

  知名律师、航空法专家张起淮也表示[BiaoShi]:“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内的实践,在生命探测仪没有发现任何生命迹象后,至少还要等48小时才能停止搜救,不可能立即撤离。”张起淮介绍,搜救不能全信机器。德国1998年就曾发生城际列车脱轨事故[ShiGu],最终导致101人死亡。事发后,救援[JiuYuan]人员在现场[XianChang]搜寻幸存者,整整持续了3天。 dedecms.com

  而《南方周末》经济部的官方微博也披露,去年5月23日K859次列车在江西一偏僻处脱轨(公布是19人死亡),一位参加救援[JiuYuan]的核心人士曾透露:“凌晨2点出事,18点通车,救援[JiuYuan]时间更短。”

本文来自织梦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实信源证明铁道部有明确下令要停止救援[JiuYuan],但一旦开始大规模破坏车体,从行为上说无异于停止救援[JiuYuan]。

内容来自dedecms

  而事故[ShiGu]发生后的各种现场[XianChang]清理[QingLi],包括“用吊车直接将车厢[CheXiang]调离桥梁清理[QingLi]”的计划,以及不惜掩埋车头来方便大型机械入驻,都充斥着一种极为快速的清理[QingLi]节奏。这种节奏与公众期望的“不放过一个环节”的人员搜救和证据搜寻,差异很大。

内容来自dedecms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对恢复通车的迫切要求,也是救人之外,事故[ShiGu]处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依据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ShiGu]应急救援[JiuYuan]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事故[ShiGu]造成中断铁路行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

内容来自dedecms

  根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24日下午曾主持召开“7·23”甬温线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ShiGu]救援[JiuYuan]情况汇报会。会上要求“千方百计组织各方力量救治伤员”,张德江还提出,要“抓紧清理[QingLi]现场[XianChang],尽快恢复通车”。

织梦好,好织梦

  是谁决定掩埋车头?然后次日又决定起出车头?

织梦好,好织梦

  除了对宣布“无生命体征”后又出现幸存者的质疑之外,此次事故[ShiGu]处理中的另一大谜团则在于,事故[ShiGu]发生后的24日,D301车头被急匆匆就地掩埋,而在26日时,被掩埋的车头又被原地挖出运走。先埋后挖,一时带动舆论狂潮。

内容来自dedecms

  相比其他国家对出事车辆一寸寸仔细检查的做法,D301甫一出事就遭掩埋的做法,被质疑为“毁灭证据”,极不利于对事故[ShiGu]原因的追查和调查。 本文来自织梦

  但官方却另有说法。有在现场[XianChang]的一位中铁三局人士表示[BiaoShi],挖坑不是为了掩埋车厢[CheXiang],而是在为接下来进行的吊卸做准备,因为要将高架桥上的车厢[CheXiang]吊下桥需用300吨的大吊车,而吊车进场先得腾空间。 本文来自织梦

  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则解释为,是由于“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塘,施展开来很不方便,还要对其他的车体进行处理,所以他们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但随后公众的情绪反弹证明官方说法并不让人信服。一方面照片显示,现场[XianChang]空地极大,决不存在火车头无处安放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泥塘不利于大型机械入驻,完全可以采用填石或填土的方法直接填平,为何偏偏大费周折地挖坑——放车头——再填坑——铺石料?而且填得还是在追尾中最为关键的出事火车头。 copyright dedecms

  对此,国务院应急专家组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表示[BiaoShi]:“事故[ShiGu]的技术和鉴定第一个环节就是取证。必须通过物证,把被撞的和撞的机械部分物理材料都切下来,包括制动部分、机身部分、撞毁部分等有代表性的材料,这叫现场[XianChang]取证。”

内容来自dedecms

  而追尾的D301火车头正是此次事故[ShiGu]中最重要的物证,但这最关键的物证在官方指令下却充当了大型机械车驶入的“垫脚”。

织梦好,好织梦

  后经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ShiGu]调查组研究决定,要将遗留在现场[XianChang]的事故[ShiGu]车辆移送至温州西站,作进一步调查处理。至26日深夜已经全部移出事故[ShiGu]现场[XianChang],之前埋下的D301次动车车头也被挖出运走。 dedecms.com

  事实上,回顾此前的类似事件,现场[XianChang]挖坑填埋出事车辆似乎已成惯例。南方周末经济部的官方微博就引用知情人消息称,去年5月23日K859次列车脱轨后,处理过程就是:“用挖掘机挖个坑,把车厢[CheXiang]扒出来,扔到坑里,然后用铲车去拍扁。有些没抢出来的断肢等也一起拍,一起埋掉。十几天后,事故[ShiGu]平息,又挖出来,全部清掉,拉走。” dedecms.com

  也有铁路专业人士称,这是铁路在野外现场[XianChang]处理特大事故[ShiGu]车辆的惯例,为的是及时清理[QingLi]现场[XianChang]便于后续工作,容易保存和看护留作日后调运。与隐瞒没有关系,因为事故[ShiGu]的重要证据全在机车运行的自动保护监控记录器里,与机车车体无关。 dedecms.com

  但此种说法并不能立得住脚。首先惯例并非正确;其次事故[ShiGu]发生后最重要的两点,首先是搜救;其次是保留证据作日后调查,此种所谓“惯例”则完全不满足这两条原则。

织梦好,好织梦

  在证据方面,虽然许多资料可以从“黑匣子”中调出,但出事车辆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物证。

本文来自织梦

  对于掩埋车头,刘铁民表示[BiaoShi]:“我的基本判断是,应该都取证了,但是有个假设,如果没有把应该取证的全部取好,代表性的证据还没取到就掩埋,那从事故[ShiGu]调查方面,会带来很多困难,因为物体离开了现场[XianChang],再经过一段掩埋的处理,水冲一冲,泥泡一泡,这个东西将来它证据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 本文来自织梦

  至26日深夜,D301车头已在地下掩埋近60小时。

织梦好,好织梦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本文来自织梦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相关链接
·副镇长挪用25万元公款买彩票--图鉴中国
·城管帮卖藤椅老人推车上坡引网友热议(图)--中图社
·动车事故救援存诸多疑团 去年江西脱轨救援更短--中图
·杭州钱江三桥被曝坍塌前数月已现裂缝--中图网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数百居民冲往现场救人--中国图鉴
·动车追尾事故遇难者家属:痛苦是因为没人给交代--中图
·浙江宁波1家灯具厂起火暂无伤亡--中图社
·暴雨冲垮施工中地基 1名工人险被活埋--图鉴中国
·朋友撰文忆动车事故遇难大学生:让我代你看未来--中图
·陌生人写信给动车事故幸存女童 鼓励其要坚强--图鉴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