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国产手机销售 不可能天天过大年
2009-05-05
2006-1-25 10:32:00 文/刘华 出处:搜狐IT   这番春节销量上升的背后,国产手机实际上已将濒临到为卖场赚吆喝和拉客源的地步了   最近,关于国产手机的利好消息竟突然多了起来。众所周知,国产手机在2005年一直深陷市场困境。怎么一到春节,这销量就大幅上升起来了呢?   1月24日,来自北京的消息称,在金飞鸿、国美、大中等几大卖场正进行的春节促销中,国产手机销量大幅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四成左右。   同日,也有报道称广州已提前上演春节购机热潮。据悉,前来购机的消费者群体以学生和打工族为主,学生族比较关注手机是否具有拍照、游戏或MP3等功能;打工族在选购手机时,则比较关注性价比高的国产手机。   而从天津等地的消息看,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实际上早已计划春节前将130万像素的MP3手机清仓完毕,之后再推出200万像素附带MP3、MP4的手机新品。据悉,波导、夏新等10余家手机厂商均要将高端新品价格下调10%至25%左右。   春节销量大幅上升?由此想想确有可能!大过年的,谁不想买部新机过春节呢?何况,这春节期间的购机群体中,放假的大中学生和返乡的打工族必然占一大半,而他们又恰恰是对价格极为敏感的消费群体。   一边是国产厂商们纷纷愿将降价进行到底,一边是愿花最少的钱买功能流行、款式时尚手机的消费者不少,这本就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加上春节促销,各大卖场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而促销对于卖场来说,绝非全盘降价。这就好比超市总喜欢利用部分产品的超低价来拉拢人气带动其他商品销售一样,这电器卖场的手机促销,自然也需要找些吸引人气的低价模特儿。自然,国产手机是最佳“机”选。   国产手机虽缺乏核心技术,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投诉率也经常上个315或其他监督榜,但要论吸引人气的能力,这国产手机可是不在话下。在促销海报和DM广告上来个新功能和低价格的特写大比对,这吸引顾客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郑智化唱得好,“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太少”。在拍照手机流行、音乐手机风行、百万甚至两百万像素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已经超出了通话、短信这些基本功能。   而对于上文提到的穷学生和打工族等消费群体来说,在欲望很多、购买力太小的情况下,国产手机恰恰在这个层面上比洋品牌具备了短期的杀伤力。比如,要买两百万像素的影像功能手机,索爱k750c最低也要2700元左右,而目前国产百万像素手机的主流促销价已经拉低到了1300至1500元之间。   不服不行,这些“低价高端”的国货手机确实已经“机模机样”地在卖场的柜台里招惹那些急于买部手机过大年的消费者们。而不信不行的是,确实就有很多消费者会用人民币来为这些“低价高端”手机投票。   再说,要过年了,卖场都很“激动”,价格一定要比对手低,促销一定要比去年大。于是,在卖场纷纷掀起的节日促销风暴中,国产手机就成了最容易出风头的“拳头”产品。据某报讯,“一度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的国产手机,此番却成为国美电器争抢市场的利器。据介绍,国美储备的手机货源中国产品牌占了40%的份额……”。是啊,要不是这些卖场在春节为促销卖力,说不定国产手机也不可能销量大增。   销量上升是好消息,但切勿以为是可以持续下去的。三分钟热度的节日促销注定国产手机不可能天天“过大年”。更要警惕的是,在这番春节销量上升的背后,国产手机实际上已将濒临到为卖场赚吆喝和拉客源的地步了。要知道,卖场不一定靠卖产品赚钱,选位费、店庆费、广告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足够弥补部分产品超低价贱买的损失。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