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4市场混乱工厂关闭 老板欠薪遭刑拘 |
2009-05-05 |
|
2006-1-16 9:55:00 文/黄乔 出处:电脑商情报 本报去年8月率先报道“华南百家MP3工厂关闭”的消息,之后,众多MP3工厂(包括此前一些已经倒闭的)纷纷转战MP4,苦守近半年之后,时至年关,渠道再次报料称,其中不少工厂已开始退出。
转战MP4,一批工厂开始退出
“当时看到很多倒闭的MP3同行都一窝蜂地做起了MP4,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那么多就跟进来了。”华南一家已关闭的MP4制造工厂老板说,“那时的确很迷茫,以为MP4会像MP3开始时那么火爆,只想着去抢占先机,哪知半年过去了,市场仍不温不火。”
经历过前两年MP3爆炸式增长的一些制造工厂老板似乎已经没有了耐心,“想当初,来我们工厂代工MP3的队伍排成了长排,当时少1000的单子根本不愿意接。”深圳某MP4工厂老总说,“可是现在,做出来的东西很难销出去。”
另一位已退出的老板似乎看破红尘:“MP3的混乱局面已经提早在MP4市场上演,现在MP4还没有真正火起来,市场已经乱成一片,一些低端产品的价格拼杀已接近成本价了。这个市场太乱了。”
而另一些抱着短期捞一把走人的代工老板对MP4也开始失望。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游MP4制造人士透露:“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MP4,其成本价是MP3的4-5倍还要多,而且销量远没有MP3火爆,一些工厂老板难以忍受资金积压而无回报,已经开始考虑退出。”
连日来,记者走访深圳、东莞、番禺等MP3、MP4制造较为集中的地方,发现几乎每一家MP3工厂都已转型涉足MP4制造,这其中还包括此前已经倒闭的百余家MP3工厂(本报调查证实的)。时近年关,这些MP4工厂中相当一部分终于难以支撑已经或正考虑抽身而退。
多个老板因欠薪遭刑拘或曝光
1月14日,有渠道人士再次向记者报料称,深圳多家MP4制造工厂因欠薪被公开曝光,有的老板潜逃,被警方以涉嫌经济犯罪刑拘。
记者随后在这份被曝光的30家欠薪企业名单中,发现有多家电子科技(数码)类公司。截至本报结稿为止,已证实,深圳海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欧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百事达数码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均是从事MP4制造。
“海润电子光欠我们公司的款就达100万,欠所有供应商的估计在6000万以上。此外还有收了客户货款未发货的,估计将近欠款达1个亿。”一位曾与海润电子科技有过生意往来的MP4电池供应商向记者透露,“如今海润的老板逃走了,公司已是人去楼空。”
据另一位MP4上游供应商透露,“我大概在8月份时跟欧文科技打过交道,当时就感觉那公司有点不对劲。我当时发了一千多样品给他们,结果老是赖着不给款,最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才要了回来。那次以后,就再也没敢跟他们做生意了。”
“一般来说,拖欠员工工资时间这么长,公司也差不多到崩溃的边缘了,数码制造企业更是这样。”华南某MP4代工厂老板说,“这些还仅是被政府公开曝光的企业,而更多的实力稍小的中小制造工厂,一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者随后对一些MP4上游配件供应商的调查发现,由于年关众多工厂倒闭或退出遗留了大笔欠款,所以,目前不少MP4配件供应商,诸如外壳、电线、电子配件、电池等配套工厂也跟着倒霉,年底的日子都不好过。
困扰MP4制造三大难题
2005年是国内MP4市场的启动年,据渠道统计,这段时期市面上MP4产品型号几乎占到了现在市场产品型号数量的一半。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笼罩在MP3市场上的寒流让华南百余家工厂大批消失,此后,一些倒闭和没有倒闭的MP3制造工厂又将目光对准了新兴的MP4业务,并纷纷转型做起了MP4,一时间,国内的MP4制造工厂又突然猛增。然而,短短数月之内,发生在MP3众多工厂倒闭的一幕如今再度在MP4上演。
连日来,记者对华南多家MP4上游制造工厂调查走访,发现困扰众多MP4中小工厂的难题不少,这些也是造成大批MP4工厂退出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其一,MP4制造成本远比MP3大,一些中小工厂由于资金困境不得不关门停业。一般来说,一款MP4播放器的零组件主要包括2.5英寸(或1.8英寸)微型硬盘、3.5英寸小型面板、数字信号处理器(CPU/DSP)和长效电池等几部分。其中主芯片虽然在MP4成品的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是最大,但是从功效上来说却占据首要地位,因为主芯片的强劲与否关系到MP4最终的播放效果是否能令消费者满意。
据国内上游MP4制造工厂透露,MP4的这些组器件加起来,成本远远高出MP3。一款MP4播放器的主要组成器件,主芯片、存储器、显示屏等几部分的价格,以20GB的MP4产品为例,微型硬盘占整体成本约40%、LCD显示系统占20%左右,DSP则在10%。
最为简单的计算方式,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MP4,其成本价格比一般价格的MP3成本高出4-5倍以上,也就是说,制造一个最便宜的MP4,相当于制造5个价格中等的MP3。而且MP4越高端,其制造需成本也越大。
其次,在制造层面,MP4的技术含量远比MP3高。由于上游领域MP4产品的研发难度较大,国内的制造企业研发能力普遍较低而无法自己研发产品,目前国内的MP4代工厂主要仍以组装,加工生产为主。
尽管如此,记者从众多上游制造工厂获悉,绝大多数工厂反映国内专业的MP4方案设计公司仍然十分欠缺。一位工厂老板说,“所有的制造用同样的方案,市场上的多数MP4从功能到外观便是一模一样。”这样一来,与此前MP3惊人相似的一幕也就出现了,同质化生产加速中小工厂的淘汰。
第三,MP4销量的不温不火困扰着上游代工厂。与此前MP3销量爆炸式增长而让不少上游制造老板一夜暴富所不同的是,这半年来,MP4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销量上不去,急坏了制造工厂。
“如今的MP4,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其价格仍偏高,而MP4的主要配件都被控制在日、韩,以及欧美大厂手中,国内企业的介入只能在一些组装加工上降低价格,因此,整体价格在短期不会下降很多。”一位工厂老板分析道,“此外,由于MP4播放器既需要进行MP3音乐播放又需要进行MPEG-4视频播放,其对控制芯片、解码芯片、显示屏幕以及解决方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短期来看,其价格要比相同容量的硬盘MP3播放器或闪存MP3播放器高出很多。”
不仅是价格,许多工厂老板反映,应用环境缺乏也是制约MP4上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移动性媒体播放设备,MP3可以在任何移动环境下使用,而MP4则缺乏移动应用环境,”华南一数码公司销售经理说,“比如走路或者驾车,MP4的一些特性难以得到很好体现,影音播放在移动环境下只能作为音乐播放的一种补充,目前很少有用户愿意为这一补充性质的功能多掏腰包。”
MP4的市场销量欠佳,也直接危及其销售渠道,很多上游制造工厂很难接到单子,只能小打小闹,直至最终退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