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美广州囤积产能 签约108亿打响空调价格战 |
2009-05-05 |
|
2005-3-8 15:11:00 文/金朝 出处:新浪科技 3月8日上午,国美总部采购中心总经理李俊涛在广州宣布,为迎接今年空调战,国美第一个与主流空调厂商签下巨额订单。国美此举既显示了这个家电大鳄操控市场、咄咄逼人的空前压力,也让人们提前感觉到今年空调大战的空前压力。
百亿订单砸向市场
李俊涛透露,国美日前已向相关生产厂商下了今年的订单,为108.1亿,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为去年全年国美的空调销量还仅为52亿、221万台,等于比去年增长了1倍以上。
李俊涛明确表示了国美的意图:作为家电大卖场的国美,曾经在彩电和手机等领域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商战,创造了大卖场主导市场的新模式,但这还不够,“希望消费者购买空调的欲望将更集中在实力强大的连锁卖场。”
有业内人士透露了国美具体的合作伙伴及采购数额,其中排名前十位的空调厂商基本都囊括在内,包括中国海尔13.6亿;美的12.8亿、科龙9.8亿、LG9.5亿、奥克斯8.5亿、松下6.5亿、志高5.8亿。
少数大品牌和渠道将进一步掌控空调市场
普遍认为,这样大规模地积聚市场能力,将引发的后果难以估料。
首先一点是,国美等家电巨鳄掌握了这么大的空调销售规模后必然发动价格战,利用这种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向竞争对手发动猛攻。李俊涛透露,今年国美将通过大型采购定单,降低采购成本,使空调价格大约下降10%至30%。在空调原材料成本大涨的情况下,国美却宣称可降价,对相关厂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并且,国美的采购向大品牌和知名厂商倾斜,只可能引发空调行业进一步洗牌。此次国美签下的都是国内家电的大品牌和老企业,将使中小规模的空调厂商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有业内人士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空调行业曾先后出现过400多个品牌,随着核心技术的升级、需求不断变化,中国空调市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2003年至今,空调品牌淘汰率从30%迅速增加到60%,目前中国市场只剩下不到50个品牌,目前中国市场上只剩下了不到50个品牌,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97%,但还会进一步整合,规模小、缺乏技术的将出局。显然,随着国美出手此举,没有被相中的空调业中小品牌失去这一机会后将更加缺乏竞争力。
另外,从渠道角度来说,如果国美等大家电连锁巨头与生产厂商等如此联手,渠道终端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受严重打压,同时,界于生产厂家与零售终端之间的代理商也将进一步整合,家电连锁商场的市场集中度将更高,只有资金实力强、渠道有规模优势的代理商才有生存机会。这也正是国美希望达到的效果,当年,国美正是通过这种手段最终确立了在彩电业的地位。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三四线品牌的逐渐退出,对三四线品牌所留下的市场空白的争夺也将开始,将给一二线品牌一些改变市场份额的机会。
国美的扩张野心仍在膨胀
不仅是发动此次空调大战,国美的整个扩张态势也非常值得关注。根据李俊涛的最新说法,国美今年计划新开门店366家,整体规模将突破500家,销售额将达到468家,而到2004年年底,国美的店面数量还只有200多家、销售额为238.8亿。据悉,国美的扩张重点是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华中。
这种野心的背后实际上暗示着中国家电业的趋势:掌控渠道的家电连锁巨头正一步步地增加话语权,目前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目前,基本上每一次大家电的市场大战基本都由家电连锁巨头发起,从价格到技术趋势,没有家电连锁巨头的配合,任何厂商的单方面行动都将难以奏效,这是中国家电业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家电连锁巨头将在三个领域里发动猛攻:平板电视、手机、空调。眼下,空调战火已经燃起,1999年时国美的空调销售仅为4。86台,而今年的目标升至515万台,其扩张野心和步伐都非常惊人。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空调产能的严重过剩、库存严重,加上原材料的上涨,生产厂商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将更加依赖于家电连锁企业的销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