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创力总裁:半导体生产重心可能将移出亚洲 |
2009-05-05 |
|
2005-3-5 9:34:00 文/英宁 出处:eNet硅谷动力 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商伟创力国际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总裁马科斯日前表示,半导体产业亚洲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可能导致生产重心移出。随着亚洲生产成本的上涨,电子产品的生产可能会移向更接近消费国家的地方。
美国政府一直在敦促中国重估人民币汇率,称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令人民币价值被人为压低,致使美国出口产品在竞争上处于劣势。投资人还押注马来西亚可能也将采行有控制的浮动汇率制。马科斯称,如果人民币和令吉都升值,当地的生产成本按美元计就会上升,这可能将阻碍那些蜂拥至当地建厂的企业步伐。他认为对中国的建厂投资已经过度。
全球第四大电子代工厂商Celestica的总裁狄拉尼也对中国看法谨慎,称如果限期很短,运输成本可能昂贵。公司已关闭了其在美加的工厂,并将这些地区的工作职位转往墨西哥、东欧和亚洲。随着制造业企业日益依赖亚洲,如果发生政治危机,恐造成生产中断。马科斯称,如果亚洲货币升值,而且运费在油价高涨推动下攀升,未来五年对制造业的投资有可能撤离亚洲而流向东欧。
此外,标准普尔证券研究部表示,尽管2004年半导体销售增长强劲,有关存货水平的担忧仍会继续影响2005年及2005年以后的前景展望。过去,芯片业务已经发展为4年或5年一个周期,历经一年的萧条期后就是处于稳定期的一年,随后就是两年或三年的增长期。目前的繁荣期始于2003年中期,在此之前,2001年的芯片销售下降32%,而2002年处于稳定期,当时的销售增长了1.3%。
2004年下半年发展减速之前,几家企业已经宣布,他们正加快实施新建加工厂或拓展原加工厂的计划,但是由于过多的存货和终端用户需求的下降,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撤资,以提升效率。但是不是所有的芯片企业计划在2005年缩减开支。芯片业的领军企业英特尔计划在2005年将资本支出提升29%至39%。中国企业还将可能继续投资新厂和设备,以便满足国内对半导体日益上升的需求。日本芯片制造商预计也将维持原开销预算,因为他们正试图重新夺回他们从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和韩国手中失去的部分优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