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林巴斯命悬中国市场 数码相机陷窘境 |
2009-05-05 |
|
2005-3-3 11:03:00 文/占超 王怡泓 孙琎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产品单一,扛不住价格下跌压力
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奥林巴斯公司高层昨日对此予以否认,但承认数码相机行业的不景气给它带来了巨大冲击。
该公司总经理室负责人丁宏璧昨日明确向本报表示,奥林巴斯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同时否认将在华生产基地减产三成。
不过,业绩急剧下滑是不争事实。去年4月至12月的一份财报显示,奥林巴斯全球销售额为5652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但营业利润为261亿日元,同比减少47%;纯利润为105亿日元,比上年同期急剧下降62%。
为此,奥林巴斯已将今年全年的销售额预期降低了100亿日元,至8300亿日元。
作出这一举措的不仅仅只有奥林巴斯一家。今年2月以来,来自柯美、富士的财报相继大幅调低数码相机收入预期,索尼也将生产1500万部的计划削减了100万部。而京瓷、东芝、三星、LG公开或低调表示,将全面停止在华数码相机方面的业务。
分析人士普遍指出,数码相机行业早已度过高利润的爆发性增长期,其快速下滑甚至超过手机行业。“全行业都在下滑,我们也受到较大影响。”奥林巴斯中国一发言人无奈地说,“尽管各大厂商的整体销量都在增长,但利润却在负增长。”
索尼数码影像产品部一中层表示,2005年中国市场的竞争肯定还会更激烈,一些品牌被淘汰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厂家加大投入。
奥林巴斯董事长Hideo Yamada在解释财报时表示:“价格战导致的恶性竞争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因,价格下跌严重影响盈利。”事实上,在目前的市面上,一款新机型推出几个月后跌价非常普遍。
市场不景气直接导致全球供货量的增长放缓。据著名的CIPA预测,预计2005年全球数码相机供货量将达到7220万部,比上年同期增长20.8%,但比2004年37.7%的增长率急剧下降17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能继续支撑的企业往往是像索尼、佳能这样在数码相关领域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索尼和佳能分别在相关数码产品和办公设备方面利润丰厚,得以抵挡数码相机市场衰退。
对于奥林巴斯而言,常年来的单一性专注是造成“窘境”的原因之一。“产品比较单一,没有其他产业可支持主业,所以降价对我们的冲击较大。”丁宏璧表示。
而同样由传统光学领域转型数码的柯达,在发展数码相机业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数码冲印的普及。一个事实是,中国内地的9200家传统冲印店中,已有超过2000家加入数码冲印网络,成为其新的利润来源。
“挖掘相关领域新的利润增长,才是数码相机商长久发展之路。”一分析人士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