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经济观察报:PC业并购之后迎来新局面
2009-05-05
2005-2-26 14:19:00 文/黄继新 沈建缘 出处:经济观察报   如果不是因为2004年底IBM和联想的惊世交易,几乎已经没有人再关注PC这个行业了。   PC业已是明日黄花,似乎没有人对此存有异议,尽管PC的普及正是今天与四个世纪前英国人在印度种植鸦片贩至中国的全球化不一样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PC的普及,我们的现代生活的一切定义似乎都将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过去五千年来人类是怎样在没有PC的条件下积累如此丰富的文明。这也是为什么当1999年底人们意识到有许多PC可能会将2000年辨认为1900年时,不少美国人纷纷开始囤积食品和电池,一旦导弹失控或者银行崩溃,至少他们还有预储在地下室里的希望。   三十年前,比尔·盖茨的最大愿望就是在每张桌子上都摆上一台PC。现在,PC已经摆上了每个地球人的桌子上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盖茨已经告别这个目标了。在他创立的最大软件公司成立二十五周年时,这位全球首富开始宣布自己的新野心已经变成了:要让人们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设备工作和生活。   盖茨不是第一个做这个判断的人。互联网曾经是PC二次复苏的推动力量,现在却不是了。人们都在热衷于谈论非PC业务,谈论以各种形状出现的、比PC更容易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智能终端。最好的例子是,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就增长到数倍于PC用户,这给了PC业以致命的打击。   PC的普及令PC业变成了IT产业中最成熟的一块,所有的零件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台湾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如何制造高标准的可替代性高科技部件。   因此,PC业的衰落是无可避免的。迈克·戴尔的成功证明了这一趋势,同时也加剧了这一趋势——至少它的对手们会这么想。他送货的速度在十年前就超过了任何一家电脑公司,他组装机器的高效率无人能敌,因此他也是台湾IT原料市场上最招人恨的杀价高手,但仍然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么大的主顾。   在PC世界,过去十年来我们只看到收购和合并的反复出现。DEC遭康柏收购,康柏又被惠普并掉。而PC的始作俑者IBM,也把PC部门卖给了中国公司联想。   惟一保持自我的,还是美国人迈克·戴尔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那家公司。戴尔公司没有变成任何一个并购方或被并购方,是因为它已经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   如果按照物竞天择的达尔文理论,似乎戴尔将变成未来世界惟一的PC公司。但是没有人会相信这种悖论,这不仅仅是戴尔竞争对手们的观点。   但是,“市场上不会最终只有一家PC公司。”易观国际顾问的总裁于扬认为。至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全球市场上的三大PC巨头没有一个会退出。   当然,作为中国媒体,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三大巨头中的一个来自中国。它提前跃上擂台的胆量令人敬佩,尽管未成年的联想与高手同台竞技究竟能更快增强它的膂力,还是会加速它的失败,一切都还未可知。   但至少,联想已经有了IBM雄厚的底子,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时,出于品牌维护的考虑,IBM也在力图帮助联想维护好其PC业务,毕竟接下来三年内后者出品的台式机和笔记本都还会打上IBM的牌子。   易观国际顾问事业部总经理张鹰在简评IBM告别PC业务时指出,某个行业中开山鼻祖的急流勇退是有历史可循的。“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而今天最大的视听设备供应商却在日本;贝尔发明了电话,时至今日最大的固定和移 动电话系统供应商却都在欧洲。”张鹰认为。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IBM并不是一个扔弃废物的公司。拥有IT界最多创新和专利的这家巨型公司,历史上已曾经分离出若干业务,但分离出去的业务很多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IBM的硬盘卖给了日立,后者现在已牢牢坐在全球第一大硬盘厂商的位置上。IBM的代工业务独立为天泓公司(Celestica),现在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代工企业之一。同样从IBM打印机业务分离出来的利盟公司(Lexmark)现在正给惠普带来巨大的压力。   IBM为了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得不舍弃PC业务。易观国际顾问的于扬甚至认为,IBM放弃芯片和服务器业务也是迟早的事,惟一需要等待的是一个好时机,以及一个好买家。现在,联想就是IBM能够找到的接手其PC业务的最完美下家。   这样说,并不能否认PC业务对IBM就是一块鸡肋的事实。IBM这一业务过去三年来已连续亏损十亿美元,但是除了联想,给谁都不能让IBM放心。“PC业务就像是水龙头,IT服务才是源源不断的水资源。”易观的于扬比喻道,“IBM注定要变成一家纯粹的水公司,只是它必须保证接管这个水龙头的人还会卖IBM的水。”   恰好,联想曾经试图探索IBM的路子,即“完全做高端,以服务和系统取胜”。一位业内专家说道:“但是并不成功,联想曾一度在高性能计算机上投入很多,但在2004年的调整中,都被砍掉了,这可以称为其‘告别IBM模式的标志’。随后将服务卖掉,则标志着联想彻底告别了IBM模式。”   联想回到了PC老本行,并重新将其树立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自然需要把它大大加强,买下全球市场份额第三、品牌力量更是名列榜首的IBM PC业务,对联想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有专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联想在走戴尔模式,集中在PC领域,强调制造能力;而不是像惠普那样,做一个综合性的IT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从服务器到终端,从大型机、服务器到台式机、到掌上电脑等消费产品。   但事实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戴尔那样的效率。没有人承认戴尔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在人们眼里,戴尔不过是一个极端高效的PC组装厂,只是它从顾客手里接单和向供货商下单的环节惊人地短——短得几乎没有。   戴尔通过电话和网站,直接接受顾客的订购,然后其供应链系统则按零部件需求向供货商随时发单。“供货商送上来的部件在进入戴尔的仓库之前,戴尔是不负责其成本的。”戴尔公司的一位人士向本报介绍说。同时,戴尔的仓库也是世界上周转效率最高的仓库,零部件从供货商那里卸下来后,几乎毫不停留地就直接上了装配线,然后组装成机,装箱发货。   由此可见,不管PC界怎么吵吵闹闹,戴尔是不会改变既有的生存方式的。事实上,戴尔的确也不用考虑别人怎么做,就目前而言,管理学家和IT咨询人士们还没有看到一个比戴尔效率更高的PC制造商。只要这还是个讲究速度的世界,戴尔就完全可以将其他人远远地甩在身后,独占赛道,一如它过去十年所做的那样。   而且,联想也缺乏戴尔那样的谈判能力。沃德——从IBM直接转过来的联想CEO——并不能保证英特尔对IBM的客气能惠及杨元庆的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到联想和英特尔的关系时认为,联想两年前开始采用AMD——英特尔的最大竞争对手——的芯片,并非是为了维持平衡,更多是因为没能迫使英特尔答应其合作条件。   同时也有人相信,联想没有选择惠普模式,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决定。尽管几乎整个华尔街都在嚷嚷着让惠普把PC弄掉,但PC业务对于惠普,显然有特别的考量。惠普似乎并不希望从速度上超越戴尔,当然,也有可能它很想,但是却没能做到——这也成了菲奥莉娜被惠普董事会炒掉的原因之一。   但是惠普所做的事情,戴尔肯定不会做,那就是——创新。在三大PC巨头中,惠普对PC的创新投入毫无疑问是最多的。惠普与微软合作研发的媒体中心PC,就是最好的例子。   媒体中心PC的诞生,正好回答了PC将来会变成什么的问题。微软相信,PC还远不会行将入土。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涌现,反而会将PC推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家庭生活和影音娱乐系统的管理者。   的确,PC总是无法抛弃掉笨重的主机,但同时,这也赋予了它强大的处理、计算和存储能力。你肯定不会指望用智能电视寻找节目、录制节目、存储节目,最后烧制成DVD光盘。尽管众厂商携手描绘的数字家庭蓝图在努力将家里所有的设备连接起来,但是没有任何设备能够做到运行速度比PC更快,存储能力比PC更大,管理软件比PC更先进。并非现有技术条件无法做到给电视增加大容量硬盘、给手机配备更快速的芯片,而是因为和PC相比,所有非PC设备的零部件都还不能像PC那样,做到完全的标准化,标准化从而也带来了低成本——戴尔的通行灯。   但是且慢,低成本永远是PC的优势,但速度却不一定是常胜之道。戴尔凭借低成本,实现了低价格,却也因此不能参与类似媒体中心PC的创新,而创新却可以带来高利润。由于对视频处理、芯片速度、存储容量的要求大大提高,惠普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媒体中心PC售价达1万多元人民币,这整整是它的低端PC售价的4倍。   事实上,目前媒体中心PC在全球推广都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仍然指明了PC厂商——或者说非戴尔PC厂商——的一条出路,即通过研发创新,增加PC的附加值,提高PC的利润。   除此之外,易观国际顾问的于扬相信,对于惠普来说,和其服务器业务相比,它的PC业务与打印机业务——惠普78%的利润来源——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惠普已经表明了自己要做一家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作为主攻家庭起居室市场的排头兵,打印机和数码相机,都更需要PC业务的后援和支持。   PC业务短期内不可能应华尔街所要求的那样从惠普分拆出去,这一点也从最近惠普的结构调整得到了印证。一个月以前,惠普就把无盈利的PC部门并入了其打印机部门。这样一来,PC业务就不用单独在财报上列出,也就不会成为投资者攻击的一个大靶子。同时,将PC和打印机合在一个领导之下,也便于加强两个业务的协同效应。   戴尔、惠普和联想,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前进路径。将来的问题也许不再是谁王谁寇,而是谁能活到全球只剩三家PC公司的那一天。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