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双轨承运联想国际梦 稳定过渡逐步拐大弯
2009-05-05
2005-2-25 14:33:00 文/彭梧 出处:新京报   新联想在初始阶段将设立双业务运营中心,联想中国与联想国际各自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   联想中国公司COO刘军透露,新联想第一年的运营架构,基本上会由联想中国和联想国际两个部分来运营;联想中国将作为国际业务中的一个部分     本周三,联想集团在北京发布了其2005财年战略规划。这也在宣布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之后,联想中国新主刘军第一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由于最快也要等到今年5月整个收购案才能顺利结案,刘军昨天递给记者的名片上仍旧还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而在联想公布的新闻稿里,他“联想中国公司COO”头衔前面也多了“候任”这样的定语。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刘军向记者阐释未来新联想在中国的业务规划和工作计划,就像一些意料之中的阻力也并没能阻挠住联想收购IBM的步伐一样。   “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刘军笑称,“是不是摘掉‘候任’这顶帽子,对我们的工作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国际定位”   双轨联想   新京报: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之后,联想将完成从国企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联想也将变成“联想中国公司”,那么在新联想的架构里,联想中国在全球业务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又将担负什么样的使命?   刘军:其实未来新公司在第一年的运营架构,基本上会由联想中国和联想国际两个部分来运营。在联想品牌之上的手机业务会直接向新联想的首席执行官Steve报告。除此之外,新公司在第一年会逐步建立公司一级的职能提升,新联想第一年的总体思路还是要维持大架构层面上的稳定,并不急于去做很多的变化,实现一些协同效应,我们认为稳定是更加重要的。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新联想的组织架构下中国业务将作为联想国际业务的一部分来运营,联想中国公司的团队会和联想国际亚太区进行一种非常好的协同和配合。未来新公司的整个总部设在纽约,包括我们的董事长、CEO、CFO都会长驻在纽约。但联想国际业务的运营中心将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罗利,而联想中国的所在地北京则是联想中国业务运营中心。   同时联想的CTO贺志强会在中国,全球采购供应链中心未来很可能会在中国,这就是未来的主要架构。在这样的一个组织结构下,联想中国将担负三大使命。联想中国公司将成为未来联想全球业务的核心支柱,如果按照销售额计算,未来联想中国的业务会占到新公司业务的近1/4强,以利润计算的话将是非常大的比例;第二,联想中国是联想国际打造竞争力的试验田。联想在PC领域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公司,在中国市场,联想做得非常透彻,而且整个公司保持着非常健康的盈利状态。这套方法和竞争力模式对于联想的全球业务来讲,无疑能构成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此外,联想中国还将是联想全球部分种子业务的孵化器。举例来说,这次收购主要是PC和NB产品的收购,但除此之外联想还有别的产品和业务,比如服务器、外设、数码产品、手机……这些业务都将首先在中国运营,一旦时机成熟则将其复制到全球范围内。   新京报:IBM在中国原有的PC业务整合完成后,都将融入新联想当中,这样一来在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渠道等方面,联想中国会不会因为联想国际化的进程而发生变化?   刘军:联想对所有合作伙伴的承诺和支持将不变,新合作也不会带来变化和调整。联想过去对合作伙伴的一些承诺会继续下去,联想的既定战略不会变,联想中国和联想国际中国区会保持一个稳定的架构前进。   “管理团队”   IBM新力量   新京报:在未来的联想中国里,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员构成是什么样的?具体都怎么分工?董事会结构又是什么样的?   刘军:联想中国的高级管理团队里,集团的现任副总裁王晓岩未来将是整个新联想的执行CIO,同时会协助我来管理联想中国总部,陈绍鹏副总裁是联想销售系统第三代的核心人物,他在近期年度将会继续负责联想所有的区域平台和销售系统、以及新成立的大客户业务部;吕岩副总裁将负责联想所有和产品相关的事业部门,同时将协助我负责整个联想中国的经营状况;王晓春副总裁在联想服务领域耕耘了很多年,今后也将继续负责联想中国的服务体系;乔健副总裁会和王晓岩共同负责中国的职能系统,同时会更加多地关注人力资源领域;另外张后启副总裁,汉普公司的创造者,将主要协助我制定整个公司的战略、企划;郭明磊助理总裁是在去年协助我负责整个公司的运作系统。此外,我还要特别介绍一下洪月霞女士,作为联想国际负责中国区业务的总经理,她今年也会加入到整个联想的团队里和我们一起来为中国客户服务。而董事会组成暂时我还不方便披露,惟一肯定的一点是元庆将出任新联想的董事会主席,柳传志还会担任董事,有几位是外聘的非执行董事。   新京报:原IBM大中华区副总裁洪月霞在联想全球中的职位是中国区总经理,是不是意味着IBM在中国的PC部门将会整体划归到联想国际的中国区,而不是在联想中国呢?IBM中国这部分怎么融合?   刘军:在第一步的时候,联想是分两块独立运作的。联想中国基本上是收购前的联想,而未来的联想国际中国区则基本上是原来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中国的业务。洪总在中国区将和陈绍鹏一起统一覆盖联想的客户。联想国际还有另外一位COO,洪总主要在业务上负责那边的业务,但是整个国际化公司在中国区域里面会有一个团队来进行稳定化的协调。这种运作模式将在联想和IBM的并购案完全结束之后正式启动,而且将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状态。   “对手干扰”   早有预料   新京报:自从并购的消息宣布以来,包括DELL、HP等联想的竞争对手似乎都认为联想的整合期将为他们带来机会,并相继采取了各自的策略。请问联想对这种情况了解吗?在这期间您怎么看待联想所受到的压力、损失或者是盈利?   刘军:首先要承认,联想正在面对非常优秀的一些竞争对手,他们是非常聪明的。的确,一般来讲比较大的并购发生后,企业首先要关注内部资源的整合,也可能会为对手创造机会,我们的竞争对手试图抓住这样的空档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样的意识很对。但是如果做法不够出色,最后效果反而会是伤害了他们自己企业的利益。联想前不久刚收到了HP公司正式的致歉信,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太着急了。不过这个问题让我回到了刚才的思路上,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并购,但是联想并不是本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去完成的,所以这一切的影响都是在联想的预计当中,并且也有自己的对策和投入产出比计算。联想已经设计了一个非常稳妥的方案去面对这些变化,联想的整个团队工作是非常有效和紧密的,联想并没有因为合并影响到现在和未来的规划。   “稳定过渡”   逐步拐大弯   新京报:可不可以认为,现在的联想是处于一种比较保守和稳中求进的状态?您刚才也说到,这种双线运营的状态将只是一种过渡,那么从感觉上,这种过渡大概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或者说过渡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如果调整,又会是什么样的调整呢?   刘军:新联想未来的变化和整合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顺理成章,或者说是润物细无声的变化,而不是地震式的变化。联想不会突然就转变成一种新的架构,因为如果这样就会失去了稳定和逐步拐大弯的意义。而你问我的是地震什么时候发生———我明显没有答案。   新京报:在合并初期的时候,联想和IBM都相互承诺会在一定时期内独立开展自己的PC业务,但是今天洪总已经进入到联想的高管中来了,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当中类似的接触会更加频繁?此外,联想怎么解释这种行为不是对“独立开展PC业务”承诺的抵触呢?   刘军: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更多是把客户和合作伙伴放在第一位的。联想目前这样的一个架构更利于我们对于客户服务的持续和稳定,也更利于我们跟合作伙伴承诺的继续。而在联想对外的稳定上,联想当然会做一定的调整和协同来满足这样既能够稳定服务,又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配合作用的决策。   新京报:IIPC生产的电脑将会在联想整个笔记本电脑中占到多大的比重?现在已经进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刘军:现在没有办法回答具体的数据。不过联想认为IIPC工厂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在于能满足客户流水线的要求,而且能力非常强。2005年度联想会全力推进对客户的柔性服务能力,IIPC会为联想以前的生产线提供很好的配合。但是具体的生产数量,我现在不能肯定。   “兄弟之争”   分工协调   新京报:联想国际中国区和联想中国公司今后在打单的时候很可能碰到一起,难免会成为对手,这个问题联想将怎样协调?   刘军:其实从市场的层面来看,乍一看好像联想和IBM因为都是前十名,所以会有一些冲突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看一些细分的市场,联想和IBM的优势市场都是非常明确的。联想的强势是台式机,而IBM则是笔记本。从销量上来看,联想中国是第一名,IBM是第二;从销售额上看,IBM是第一名,联想中国是第二名。另外,如果按照行业去细分的话,你会发现双方还是互补的。比如联想是强在教育和消费市场,IBM是强在政府市场和一些跨国制造企业等等。IBM笔记本在跨国制造企业里面很强大,但是台式机就很缺少竞争力,所以我觉得是互补性的。所以从宏观的层面上看,其实我们是互补的。只是从微观的层面,联想确实要具体针对客户需要协调一下流程。   “战略规划”   学习渐进   新京报:联想曾经很多次地提过“多元化战略”,很多人也认为这是杨元庆在联想打下的烙印之一,但是您刚才却说,联想中国将“以PC为中心”,是不是意味着新联想的政策区别就是专一化和多元化?   刘军:我想强调的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联想制定战略的团队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是以元庆为核心,甚至柳总也参与进来的高层管理团队的共识。其实作为中国企业,学习的过程是渐进和普遍的。   很多人质疑联想在2001到2003年的战略是模糊的,甚至有些业务决策是错误的,实际上联想也部分接受了这样的批评。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