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通中芯有望取代联想进入恒生指数成份股 |
2009-05-05 |
|
2005-2-7 9:27:00 文/林纯洁 佘丢丢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证券一份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联想集团有限公司(0992.HK)和九龙仓(0020.HK)将有可能在2月18日进行的恒生指数季度调整中被剔除,而市值巨大的中国网通(0906.HK)和中芯国际(0981.HK)由于交投活跃可能取而代之,入选成份股。
目前恒生指数包括33只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成份股,涵盖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的70%以上。根据恒指服务公司对成份股的挑选规则,入选成份股的公司其普通股份总市值和成交额必须在联交所排名前90%,一般要求在联交所上市超过24个月。符合了这些条件后,恒指服务公司将根据市值,成交额排名和公司财务状况作出最后评选。
根据上周五(4日)的收盘价,中国网通市值为758亿港元,中芯国际市值297亿港元,而联想集团的市值仅仅为155亿港元。中国网通于2004年11月份刚刚在香港上市,但上市超过24个月并不是硬性规定,所以恒指服务公司能否为网通网开一面将成为网通是否能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关键。
恒指服务公司一般于每年的2月、5月、8月和11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公布恒指成份股,今年由于春节假期,该公司将于2月18日宣布最近一次的审核结果。
这次审核的结果对于网通和联想的意义重大。因为各种基金,特别是跟踪恒生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完全根据该指数成份股的构成而选择股票,联想如果落选将直接导致类似基金的抛售,其中包括资金规模达36亿美元的盈富基金。
目前花旗美邦将联想的评级维持为“卖出”,其亚洲硬件研究部主管、分析师杨应超表示,目前PC业务的利润已经很低了,联想目前面对的将是与戴尔等公司的直接竞争,这将是非常困难的,而IBM的PC部门一直是IBM的负担。
“在三年前,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曾向联想提出两条建议:留在国内但增加产品范围,或专注于PC而走向国际市场。”杨应超说,“很不幸,联想开始时选择了第一条道路,目前联想正重回PC主业,走国际化道路。”
杨应超还表示,由于IBM的电脑本身就已经是在亚洲生产,所以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联想的空间也并不大。但这位前IBM工程师对于联想收IBMPC业务将妨碍美国国家安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IBM的个人电脑部门的主要产品只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而这些已经称不上是高科技了。
虽然联想集团约5%的内地客户及10%的国际客户担心联想集团在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后的产品及服务表现,但股东大会已在1月27日批准了这一交易。联想自去年12月公布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计划以来,股价由2.875港元一路下滑。到2月4日下午,联想股价收于2.125港元,升2.41%。
联想集团于2月4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三财政季度的财务报告,集团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65.5亿港元略降至63.1亿港元,净利润微增0.6%至3.27亿港元,每股收益0.0437港元,不派息。联想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和达到9.54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8.65亿港元升10.3%。
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出现亏损。虽然其毛利率由15.13%增至24.25%,但在第三季度亏损2500万元,从而拖累2004年度前9个月业务亏损近2400万元。上年前三个季度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亏损6300万元。
销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联想集团称?笔记本电脑销售的大幅攀升对公司利润增加功不可没。这一季度里,联想的个人计算机(PC)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上季度的26.8%增至28.1%;亚太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由13%增至13.9%。
由于尚未进行资产交割,联想集团拟并购的IBM个人电脑部门在2004年度第三季度并未并入财务报表。
4日在香港召开的发布会上,联想透露了赴美上市的意向。杨元庆认为,在美国上市符合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新联想的国际化地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