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宏力:中国IC市场巨大 83%的产品需进口 |
2009-05-05 |
|
2005-2-2 9:33:00 文/海风 出处:IT.com.cn(IT世界) 上海宏力半导体主席邹世昌博士日前在新加坡表示,2003年,中国IC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4年估计为2600亿至2700亿元,预期今年增长还会达到30%多。邹世昌指出,中国自己只能提供其中350亿元,也就是17.5%的产品,其余83%的产品则需要进口。他希望与新加坡同行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年增长达到30%以上的IC市场。邹世昌还透露,宏力半导体计划在明年上市。
邹世昌说,中国半导体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上海,上海IC产值占中国大陆的40%。上海现在有300多家与IC相关的公司,其中100家是设计公司,15家制造企业,30家封装企业等等。上海正在考虑将这300多家企业联合起来,改变过去主要为国外加工芯片的情况,让国内企业的IC设计与生产,把上下游业务连接起来。宏力半导体则是由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儿子王文洋,共同在2000年创建的半导体制造厂。
邹世昌指出,中国企业要走自己设计集成电路的路子,外国企业可以参与这方面的合作。如果进去中国的外国企业还是要在国际市场争取订单,那么这个市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如果是共同开辟中国市场,情况就不同。世界集成电路市场总体来说是增长的趋势,但也是曲折的,有高也有低,占世界市场很大比重的中国积成电路市场,今后还会平稳发展。
新加坡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Semiconductor)表示愿意进行收购交易。特许半导体总裁谢松辉表示,任何与其他公司和现有合伙人加强联盟的机会,以及任何合并的机会都将会被考虑,这将是我的工作,也是董事会的工作。
由新加坡政府拥有60%股权的特许半导体,尽管去年取得公司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年盈利,赚取了660万美元,但公司预期今年第一季将亏损8500万美元。券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花旗美邦建议,既然特许半导体无法维持盈利,不如让竞争对手例如中芯国际或宏力半导体收购,相信它将能够从中获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