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简介
2009-05-05
2004-10-11 16:59:00 文/高交会新闻中心信息资料组供稿 出处:IT.com.cn   90年代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实施"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和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此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7.3 2亿元,占全市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2%。到199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19 .79亿元,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40.47%。1992年至199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 长率达到50.29%。   (二)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 、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五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其中以电子信息产业 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已成为深圳高新技术支柱产业。1999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740 .84亿元,已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0.37%。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产业是两个正在形成 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1999年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为10.73亿元 和22.23亿元。   (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迅速增加,促进了我市外贸出口的增长。   近年我市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高速增长。1992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 的出口额仅有1.92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17.10亿美元,1999年已达51.33亿美元,平均 每年增长31.63%,为全市出口增长作出了贡献,充分显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推动深圳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保持我市出口快速增长和抵御金融风暴影响的重要因素。   (四)深圳主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占据重要地位。   1999年,全市生产微型 计算机153.45万台,占全国产量的34.1%,程控交换机1074.9万线,占全国产量的50.23 %。其它主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也都占有较大份额,1999年生产计算机硬盘驱动器719. 25万台,高性能充电电池2.17亿只,A1B干扰素438万支,生物乙肝疫苗1179万支,产量均 居全国第一。   (五)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截止1999年底,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42家,当年创造产值620.14亿元,比1998年增长21.08%,平均每家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 产 值为4.37亿元,规模上居全国各城市之首。14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过1亿元的63家, 过10亿元的19家,过20亿元的13家,过40亿元的3家,过100亿元的1家。   (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大幅增长。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为主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近年飞速发展,1999年全市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83.36亿元,比1998年增长33.19%,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的46.76%。已形成一批生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骨干企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的华为技术 公司、中兴新通讯公司、长城计算机公司、天马微电子公司;生物技术产业的科兴公司;医 疗器械产业的安科公司、奥沃公司、迈瑞公司;新材料产业的比亚迪公司、天玉公司。开发 生产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例如全国入网的5种局用万门程控交换机, 有2种在深圳开发并产业化,去年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市的比亚迪公司是我国出口高性能 电池最多的企业,奥沃公司的伽玛刀成为国产高档医疗设备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家;其他如 硬盘磁头、硬盘驱动器、基因工程干扰素、GIS(地理信息系统)、GSM(移动通信系统)、SDH (光通信传输系统)、磁共振、γ刀、 有机硅材料、生物工程乙肝疫苗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名。   (七)外国高技术大公司纷纷落户深圳,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长点。   近年来,由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高技术公司 前来投资设厂,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高技术大公 司数量呈明显上升势头。《幸福》杂志列出的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有IBM(国际商用机 器公司)、日立、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三洋、理光、西屋电气、(美国 )数字设备公司、富士通、三井、东芝等15家已在我市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其他在我市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还有希捷、友利电、爱普生、奥林巴斯、海曼、(加拿大) 北方电讯、ANALOGIC、哈里斯、大众、海洋、唯冠、(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这些跨国公司投 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深圳已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的重要产业化基地。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目前深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1999年信息产业产品产值达74 0.84亿元,比1998年增长23.04%,居全国第一位;同时深圳也是全国医疗器械、生物 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重要产业化基地。许多种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如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 机、A1B干扰素、高性能电池等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深圳已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 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仅计算机配套厂就有1500多家,硬盘驱动器、主机板、硬盘磁头等 已形成1000万台以上的整机配套能力。二是深圳目前已成为"863"高科技成果的重要产业 化基地,迄今已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58项成果在深圳实现了产业化。 三是一批重大项目已经或正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如"EPO"(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碘肝癌单抗导向诊断剂和治疗剂"、"基因抗虫棉"等。   (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   近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市产业结构 日趋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并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 。1995年以来,深圳的传统产品如照相机、钟表、录放音机等产量连年大幅下降,而高新技 术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深圳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 成就,由于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武 装第三产业取得较大成效,如飞亚达公司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手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使其产 品在产量和质量上处在全国前列,中华自行车利用碳纤维制成新型自行车,将自行车的价值 提高十几倍;我市农产品生产中36%采用了先进技术。同时,我市的第三产业大量采用信息 技术等高新技术。商业系统POS系统普及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以及银行和证券业的电子 化、网络化水平、税收财务等的电子化水平等均走在全国的前列,使第三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得到很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二、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做法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起来,主 要有以下做法和经验: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创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90年代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得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 政策环境、机制环境、产业配套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迅速改善,为高新技术产 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首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高新 技术产业为先导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将高科技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 重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一方针,逐步在全社会达成了发展高新技术的高 度共识,形成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合力和高效率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系统,共同促进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在1998年底召开的深圳市委二届八次扩大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又把高新 技术产业定位在"第一经济增长点"、"深圳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的高度,对深圳高新 技术产业的跨世纪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深圳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政策 法规体系,1999年9月,又在1998年2月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 定》即"22条"的基础上,颁布了"新22条"。政策的力度超过国内许多城市,高科技 公司能够从这些政策中得到很大的 优惠,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几年来,我市制定了两部地方性法律,出台了四部政府规 章,发布了一系列科技政策,特别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 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成为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1999年,深圳市进一步明确了以电子信 息产业为主导、加快发展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技术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支持和鼓励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及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软件开 发,强化深圳的产业配套优势,加快形成整机制造体系,发展民族工业品牌,规范了推动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科技三项费、税收先征后退等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 收入,1999年占全市GDP的1.7%。   1998年,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完善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深圳市委、市政府 做出了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战略构想。通过努力,国务院批准对外贸易经济 合作部、科技技术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 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的大 力支持下,1999年10月5-10日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历时六天 的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港澳台地区和国家4个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著名的高校组团参加"高交会", 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荷兰、波兰、法国、奥地利、新加坡、 南非、意大利、瑞典、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尼日尔、丹麦、哈萨克斯坦、马达加斯加、巴 西、瑞士、以色列、芬兰和韩国等26个国家的402家高科技企业、大学、研究所、金融机构 和一批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和朋友齐集深圳,参加了这一高水平的科技盛会,其中加拿大、澳 大利亚、意大利、芬兰等国家由政府机构组团参展。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000多项高新技术 成果参加了展示和交易,其中有一大批代表中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科技成果。首届"高 交会"成交总额64.94亿美元,其中成交高新技术项目1030项,成交金额42.78亿美元(合 同成交金额30.44亿美元,协议成交金额12.34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5.9%;其他项目 成交429项,成交金额22.16亿美元。在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论坛",共举行了36场专题 演讲会、报告会,来自不同领域的30多位国际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作了十分精彩的演讲。首 届"高交会"在积极推动风险投资机制与高新技术成果交易相结合、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与高 新技术产品展示、交易相结合、落幕的交易会与不落幕的交易会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 索和尝试,并创造性地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在促进科技成果交易中的作用,把风险投资、证 券商引入"高交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高新技术项目和成果的成交。首届"高交会 "实现了大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既定目标,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   深圳从一开始就把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 制改革的有机结合,在创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全国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 依托的技术开发体系方面取得了成功,走出了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目前,深圳共 有727家技术开发机构,其中679家建在企业;技术开发人员的90%集中在企业,全市从事开 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315家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3.69%;1999年 ,全市共投入研究开发经费32.49亿元,其中89.46%来自于企业,华为一家公司1999年的 研究开发经费超过10亿元,占销售额的10%,达到了国际同类高技术公司研究开发的投入水 平;1999年,深圳市专利申请在连年递增的基础上,又有跳跃性的发展。年申请量达33 14件,比1998年的2093件,增长58%,是历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其中,属于工矿企业的职 务发明达2006件,占职务发明总数99.1%,是全国第一个以企业专利为主要构成的城市。深 圳企业已经真正成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机制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 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形成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深圳在建立技术入股制度、 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惯例 接轨 的,符合高科技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使技术和 成果真正成为生产力要素,并在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分配中获得它的应有价值。为此,进入90 年代,深圳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形成了评估--中介--仲裁--交易 的一条龙服务的技术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的技术和成果到深圳实现产业 化。出现了一大批以技术作价入股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建立面向国内外的人才大市场 以及企业自主经营条件下的人才优胜劣汰制度,深圳已经形成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 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努力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条件。深圳市 比较早地以市场化方式运用财政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府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产 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全市不同所有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究开发专项贷款和流动资 金贷款。1999年,深圳市在境内建立了注册资本3000千万美元的境外(香港)高科技风险 基金,投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组建中科融高科技投资顾问公司,大力引进境外风险投资, 实 行高科技贷款贴息政策以及加大政策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形成了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投 入机制,拓宽了融资渠道。   (四)自主培养、自主开发与引进并重,为发展高科技解决人才和技术来源。   几年来我们在人才政策上,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技术政策上实行自主开发 与引进并重的方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创办人才市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配置的 效率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人才。为进一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来源,我市 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科技工业园,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办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 香 港科技大学合作建立深圳产学研基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 院,与国内外33所著名大学合作建立了虚拟大学园,为他们在深圳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 高级人才培养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各方面的支持。   (五)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近几年,我们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年投资2044亿,占深圳经济特区 成立以来的66.8%,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努力营造干 事创业的大环境,改善了深圳的形象,扩大了深圳在国内外的影响。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 引力进一步提高,IBM、康柏、富士康等公司加大了在深圳的投资,朗讯公司在深圳设立研 发中心,微软等许多跨国公司也纷纷前来寻求合作,形成了信息产业集中、与著名院校合 作集中的聚集效应。      想了解更多高交会的信息,请点击进入高交会专题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