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L从家电到IT——经理人是迁徙IT牺牲者 |
2009-05-05 |
|
2004-10-9 17:02:00 文/李立宏 出处:知识经济 吴士宏、刘东援、俞翠薇等频繁被换的经理人,注定将成为TCL迁徙IT业务方向的匆匆过客,他们的进进出出也从侧面反映了TCL在冒进IT路上的不成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通往IT产业迁徙的路上,家电大鳄TCL也无法规避这个难以诊治的症结。在TCL集团中有着战略位置的TCL电脑公司,从一诞生起就充满了艰难和辛酸,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TCL电脑公司先后两次重组、三次更换高层。
2004年9月10日上午,记者从杭州某知名厂商分公司的市场部得知,原TCL电脑公司副总经理俞翠薇开始以“昊辰科技”公司的名义大肆招揽渠道人才。而“昊辰科技”正是俞翠薇刚刚在杭州注册的一家以主营MP3、优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的渠道公司,也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她开始划出了创业的人生轨迹。
俞翠薇的蹊跷离职对TCL电脑员工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让他们疑惑的是:一直处于“后吴士宏风波”中的俞翠薇,究竟是因为业绩不佳主动挂冠而去还是被动离职低调行事。
事实上,像这样不明不白离开的TCL公司的IT业务高层,俞翠薇并不是第一个,自TCL转型涉足信息产业以来,IT高层的人来人往就成为TCL的IT业务群司空见惯的场景。
用一位刚刚离开TCL的中高层的话说,尽管TCL当家掌门人李东生也一直坚信,要走出家电业的泥潭,IT将是“龙门一跃”,而旗下的IT公司和职业经理人也就成为了TCL进军新领域的棋子,原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吴士宏,原TCL电脑公司第一副总经理方辉,原TCL数码总经理刘东援、原TCL电脑某大区总经理……
自从TCL集团1999年10月成立信息产业(集团)全面进军IT业以来。TCL的IT之路走得并不平坦。IT业务高层的人来人往既造就了TCL的“今天”,也映射出TCL电脑的“明天”。
吴士宏:TCL迁徙IT的先行者
1999年10月11日,对吴士宏来说也许是等待已久的一天。下午在凯宾斯基饭店,各路媒体记者云集,TCL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吴士宏加盟TCL;其最新的职务是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担负了TCL从传统家电向IT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
据悉,自吴士宏加盟TCL以来,其领导下的信息产业集团2001年的IT产业销售只占整个集团的11%,利润更是负数,1年多的时间里边,吴士宏只做“天地人”三件事情,离董事会的期望相去甚远。
吴在TCL的一位下属曾如此形容其业绩,“网站是几乎白做了,HID产品号称花了20亿,这款不伦不类的所谓信息家电在中国的实用性极差,销售可想而知,其它投资于IC设计等高科技的业务回报没有谱儿。”
更有甚者认为,TCL借助吴士宏的加盟,炒作了一把自己的新兴产业,试探一下IT行业的“水温”,还十分潇洒地在行业进一步衰退前适当地战略转移。
由于吴士宏涉足IT的一年多时间里,仅少数业绩让李东升满意,加上纳斯达克股指的崩盘,使李东升上市的希望落空。更重要的是,TCL由此策划的家电向IT的转型计划已经付诸东流,因此,IT模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2001年4月,有传闻吴士宏将“淡出”TCL权力中心。随后不久,集团对吴士宏职务进行调整,吴士宏出任TCL为大股东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有消息说这是吴从TCL权力核心向外围滑落的第一个较为明显的迹象。
最终,“打工女皇”吴士宏在2002年11月上旬向TCL集团递交了辞呈。
在谈及吴士宏在TCL的行为时,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说,吴士宏身上女性特有的风格和手腕成为矛盾冲突中巧妙的润滑剂。销售行伍出身的吴士宏成功地利用了她对利益和义气的了解,解决了不少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即便是这样,吴士宏仍然无法在短期之内完成整合。吴士宏自陈,现在整合的效果也就刚刚及格,“真的还远远不够”。
业界认为,如果客观地评价吴士宏的离任,就不应单纯地把其视为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业绩问题,而应把此事放到家电与IT两大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投资方向正在调整阶段,出现的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力量难以左右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衡量一个企业最终是否能够继续向前发展的唯一标准却始终是利润,所以吴士宏的离开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收场。在TCL待了的22个月的吴士宏将会以TCL迁徙IT的先行者身份永久性的留在TCL企业大事记中。
刘东援:梦断TCL数码
“当友邦在线摇身变为TCL数码时,刘东援的离去就已经注定成为必然。”业务资深人士这样评价TCL入主友邦在线的行为。
友邦在线(北京友邦在线电子有限公司)是刘东援于1992年创办的一家私人公司,最初是一家笔记本电脑经销商,1997年开始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WinBook笔记本电脑,是当时国内最早经营笔记本电脑的公司之一。
2003年3月初,TCL正式入主友邦在线,已经在笔记本行业有十多年历史的WINBOOK品牌也将被TCL王牌笔记本所取代。
至今,原TCL数码员工都能清晰地记得,挂牌成立当天,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为TCL数码定下了目标:“两年内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国内品牌的前三名。”
遗憾地是,友邦电脑变身为TCL数码后,TCL笔记本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成为2003年度TCL集团在IT业务方向亏损最大的一个部门。年轻的TCL数码面临着一场被整合掉的危险。
2003年12月中旬,原TCL电脑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强以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名义给新公司全体员工及渠道合作伙伴抄发了一封题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最快速度打造TCL雄踞神州之虎》的公开信,按照李东生总裁的“大不一定强,但不大就一定不强”的战略性思维,原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惠州)公司、TCL数码科技有限(北京)公司合并为新的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即“TCL电脑”)。合并后,原主营笔记本电脑业务的TCL数码将只作为新公司的一个大事业部。
至此,才诞生10个月的TCL数码突然宣告死亡,原TCL数码总经理刘东援也被临时搁置待命,一向在笔记本电脑销售领域见长的刘东援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作为友邦电脑的创始人,刘东援自TCL数码诞生以来,其在TCL中的地位一直都很尴尬。”原TCL信息产业部翰林汇一名高级经理这样分析当时的局势,“我对TCL数码的‘突然死亡’并不感到意外,匆匆进入笔记本市场的TCL整合TCL数码是迟早的事。”
2004年年初,从TCL传出消息,TCL电脑再次调整,由原TCL电脑公司演变成数码电子事业本部,经过调整已分成四个事业部:家用信息产品部、商用系统部、笔记本部以及消费数码部。在此次调整中,刘东援的职务才被明确下来,担任TCL电脑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商用机部和技术研发。
表面看来,从熟悉的笔记本业务到不熟悉的商用PC业务,刘东援目前的职务只是“革命工作分工不同”而已,但调整的背后也难以掩盖一个事实:TCL数码公司的笔记本业务不断下滑的替罪羊自然就只能落在刘东援身上。
这次TCL集团IT业务重组的直接结果是,TCL数码等公司的独立经营权被剥夺,刘东援从总经理的位置滑到副总经理,此时的刘东援开始为自己找后路,而东家也在不断的物色继任者。2004年7月,刘东援“主动”离职,回到北京继续做自己擅长的笔记本销售业务。
俞翠薇:TCL电脑整合的牺牲品
接替刘东援负责笔记本业务的是一位女强人,原美格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俞翠薇。
在经历了长达2个月的“后吴士宏”风波后,俞翠薇终于在2004年4月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负责笔记本事业部及TCL电脑的市场推广副总。
也许,俞翠薇入职TCL就是一个错误,因为就连TCL电脑负责做区域市场渠道的普通员工也都深晓,TCL笔记本业务长期亏损的局面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不知道TCL“水深”的俞翠薇贸然的接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TCL笔记本进入国产三强的行列。
随着俞翠薇的到来,此前因销售目标定得太低不能让上边满意的副总经理方辉开始被搁浅,半个月后,方辉知趣的主动提出辞职。
从7月上旬开始,业内就不断的流传俞翠薇出走TCL的传言。9月初,传言终于被证实,俞翠薇蹊跷离职。一个人悄悄地跑到杭州去开自己的公司。
尽管没有足够的事实佐证,但频繁被换掉的副总经理是李东生在IT业务方向尽快取得突破的牺牲品的说法仍然不绝于耳。
9月16日,TCL数码事业本部四大业务群领军人士终于出炉,家用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春平,商用系统事业部总经理王刚,笔记本事业部运营总监赵鹏,数码事业部总经理谢勇。而作为重中之重的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由杨伟强担任。
让人们忧心的是,下一个俞翠薇又将是谁呢?除了刚刚入职不久的联想空降兵王刚和原刘东援副手谢勇外,也许,TCL的“模仿生”杨伟强也难以逃脱这种宿命。
|
|
|
|
|
|